16青年發心出家 佛門添龍象

人間社記者林洛瀅大樹報導 |2012.10.10
4385觀看次
字級
十六位青年依止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出家,發心為眾生服務。 圖/人間社記者林洛瀅

【人間社記者林洛瀅大樹報導】十方諸佛同歡慶,佛教增喜事一樁!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各地等十六位佛光山叢林學院學生,發心出家成為佛門龍象,八日在佛光山傳燈樓舉行出家典禮,恭請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佛光山寺住持心培和尚、福慧家園住持慧昭法師主持。

典禮莊嚴隆重,佛館館長慈容法師、佛光山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教育院院長永光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全體師生及佛門親家觀禮祝賀。十六位青年在三師和尚及大眾面前許下剃度誓願,傳承佛教法脈。

「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星雲大師表示,擁有出家的福德因緣,要「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感謝父母、社會、常住給予因緣成就。大師提到佛教的目犍連尊者以孝為本,彌勒佛以歡喜為本,強調「孝心與喜悅為人生的根本」,出家後對親人依然要恪盡孝道。大師強調,剃度出家以發心為首、忍耐為本,未來在常住單位作務、弘法,修行道路上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自然就成為一位頂天立地的出家人。

大師叮嚀,出家是要為世間大眾服務;僧團生活方面,要熟悉常住戒規,言行舉止要像個出家人,尤其僧團相處以和為貴,修行生活如同叢林大樹,讓自己學習生活在大眾之中,面對現實生活要忘記人我是非,時時提起正念,心繫「弘法是家務,利生是事業。」

有些家長觀禮時心中雖然萬般不捨,但更為子女感到歡喜。傳燈會執行長妙志法師表示,父母們成為佛門親家後,並非少了一個子女,反而是擁有一千多位子女,也歡迎佛門親家隨時到就近道場及佛光山,會因為了解常住而對子女更加放心。

教育院院長永光法師表示,傳燈會在教育、醫療等方面將予以出家弟子妥善照顧;佛學院畢業後會安排到常住各單位服務,他也勉勵新出家同學初發菩提心,將功德回向給親人,感謝他們的成就,未來在佛學道上必定走得更好。

雙親勉勵 不退道心

佛光山八日舉行出家典禮,圓滿後成就孩子的佛門親家紛紛祝福十六位新出家的法師。知靜法師的母親蔡美雲開心表示:「是他度化我們的。」出席剃度典禮,希望給他滿滿的祝福。

知熙法師出家前是南屏別院青年團成員,也是佛光家庭的孩子,父母都是國際佛光會會員,父親吳仲銘表示,剛剛知悉時,感覺有點震驚,不過非常祝福他,相信這是有智慧的選擇。母親郭素清則說:「女兒在家中排行老大,我心裡一直有個心願,期望他有出家的因緣,也希望他生生世世秉持一師一道的精神,永不退道心。」

知恆法師的母親藍瑛瑚學佛近三十年,對女兒在佛光山出家感到很放心。父親林朝雄心中感觸良多,但還是祝福女兒,「願他在佛道學有所成。」知恆法師提及,念佛學院後,常跟家人分享學佛的法喜,父母親在旁補充,「女兒快樂,自己就快樂。」

慧肇法師的姊姊知禮法師、妹妹有助法師先他一步,來到佛光山出家,母親黃阿色是資深佛光人,對於四個孩子有三個出家,她說:「當然心會嘸咁(台語),不過能夠跟隨星雲大師,在佛光山出家很有福報,想到就很歡喜。」她勉勵三名子女未來在佛道上要發菩提心,好好為大眾服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