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德寺住持紹安法師(前左一)手指佛陀行化圖,與諸海外法師分享精要。
圖/人間社記者林洛瀅
【人間社記者林洛瀅大樹報導】嘉義義德寺舉辦「二○一三結夏安居」的修持活動,有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地區的多位友寺法師,前往精進修持。為讓這些國外法師認識佛陀紀念館,義德寺住持紹安法師八日安排佛館宗教交流,與三十位法師同享法喜。
「佛陀紀念館象徵佛陀的一生。」紹安法師表示,自佛館籌備初期至落成後,如果有國內外的法師與信眾前往義德寺交流,他都會陪同參訪佛館,看著佛館十多年來的興建過程,他更敬佩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宏願。
紹安法師看到星雲大師擁有寬大慈悲的心,故選在結夏安居尾聲,安排三十位法師參訪佛館,希望他們感受大師弘法度眾的胸懷,以及佛光山僧信二眾歡喜服務的態度,更看見佛館的內涵。
義德寺不僅響應「千家寺院‧百萬人士共建佛館」活動,也長期護持佛光山各項弘法活動。紹安法師認為,該寺院原以淨土念佛法門為主,自一九九三年後,選擇兼顧念佛、戒律兩種法門的修持方式,偏重個人修行,以弘揚戒律為主。
紹安法師強調,佛教的寺院道場彼此應該無分別心,雖然義德寺與星雲大師的弘法方式不太相同,然而佛陀廣開八萬四千法門接引眾生,最終都是走向佛陀懷抱,為讓佛法永續傳承,凡是正知正見的正信道場,他都很支持。
十分期待參訪佛館的馬來西亞慧日法苑微涼法師,曾閱讀星雲大師的著作《僧事百講》,深入了解寺院制度與組織等內容,參觀佛館時,他感受科技融和佛教傳統,更看見「人間佛教」的體現。「在佛館,感覺與佛陀零距離!」馬來西亞慈心道場心延法師首度來訪,他看到如印度正覺大塔的本館,後方有佛光大佛歡喜迎接大眾,彷彿跨越時空回到印度靈鷲山,聆聽佛陀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