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計程收費 苦主多在中彰投

陳忠賢 |2012.10.09
2837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國道即將採取計程收費,民眾抱怨連連,尤其對橫向國道衝擊大,苦主路段多在中彰投地區,駕駛一個月須增加四千元。朝野立委關注究竟是否要延緩上路,交通部長毛治國表示,對於實施時間「戒慎恐懼」,上路日期將於「三個月後再評估」。

毛治國昨天赴立法院進行國道計程收費專案報告,他表示,國道由計次收費轉入計程收費的必然結果,就是過去免費使用國道的短程用路人需要付費。目前的計次收費,三分之一中長途用路人付出較高的代價,補貼三分之二免付費短程族,改成計程收費後,過去免費通行的短程族,每次通行約增加十點二元至十八點六元支出,長途每趟則可減少四十七點九元至二十點一元。

計程收費可能衝擊目前不需收費的國二到國十橫向國道,加上不少國道位在都會區,形同都會聯絡道路,也缺乏替代道路。身心障礙等特殊族群負擔更大,交通部擬納入計程收費上路前的配套評估範圍,但拒絕針對特殊族群訂定「差別費率」。

立委林明溱表示,南投身心障礙者小英(化名)就讀台中,因行動不便,每天由父親開車送她上學,每天上學為省四十元通行費,會由國道收費便道通行,或一天來回花八十元上國道,計程之後,將拆除收費便道,一天國道通行費用增至上百元,父親每個月三萬元薪水,將成為沉重開銷。

立委管碧玲也計算計程上路後的苦主路段,發現多處位於中彰投,上路一定會超過免費里程,免付費的優惠,會便宜到都會區民眾,形同「劫貧濟富」,懲罰東西向國道使用者。

過去免付費的國道路段,未來要收費的最長距離排名,多數集中在中彰投:以大甲交流道經霧峰至埔里端八十七公里位居第一,每月增加三千至四千元;中興交流道至大甲交流道六十公里第二;員林交流道經台中系統至清水端五十七公里排名第三。

計程收費的上路時間點備受關注,多名立委認為應暫緩一年。

立委邱議瑩甚至帶著高雄旗山、美濃、六龜、那瑪夏地區的鄉親到立法院抗議;當地鄉民認為,國道十號貫穿大高雄地區,是要到高雄市區的主要幹道,當地歷經風災與水災,正在重建,如果國道改成計程收費,將會加重偏遠地區人民負擔。

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吳育昇表示,依里程計價是要面對的事,這件事不分黨派,但要選擇好時機、方法,與社會充分溝通;他建議,不要以三個月為限,應充分討論再推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