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山石窟 啟動保護工程

觀珣 |2006.10.13
267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珣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甘肅省麥積山石窟受到滲水、環境濕度大和鼠蟲害等因素影響,大部分石窟出現雕塑缺損、壁畫剝落、泥雕像崩解、泥皮脫落等現象,為了搶救珍貴的千年古蹟,中國當局啟動五大保護工程。

麥積山石窟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被譽為「東方雕塑陳列館」,一九六一年名列第一批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面對麥積山石窟約三分之二的塑像存在的病害現狀,中國國家文物局已批准投資一百二十萬元人民幣(約新台幣四百八十萬元)對石窟的重要組成部分、始建於後秦的瑞應寺進行維修。

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與敦煌研究院等單位合作,準備用三年的時間,展開五大保護工程:
一是山體加固工程,採取「噴錨支護」加固方案。
二是滲水治理工程,運用現代化技術進行麥積山滲水治理工程,對山頂的微細裂隙進行防滲注漿等措施,並在石窟崖壁進行打孔引水,使石窟內滲水得到控制。
三是雕塑和壁畫修復;四是雕塑和壁畫臨摹;五是文物資源數位化,管理和資訊傳播網路化,除了將文字、測繪、影像檔案數位化,並購置攝錄設備,培訓電腦技術人員,開通網際網路以及時監控現場景象。

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副所長魏文斌說,目前國內外還沒有解決滲水問題的成功技術,而且即使解決了山體滲水危害石窟的問題,濕度過大的環境仍會持續危害石窟。另外,缺乏專業技術人員、文物保護資金等問題,也是難以解決的部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