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之家判搬離 鄰避效應恐擴大

李德貴(花縣玉里/公務員) |2006.10.13
349觀看次
字級

台北法院判決台灣關愛之家必須搬離再興社區,凸顯民眾對愛滋病患不但心存恐懼,甚至充滿敵視與偏見,關愛之家被社區排擠後,將何去何從?就算從這個社區移到另一個社區,未來還是會遭排斥,所以關愛之家雖是因違約而敗訴,但顯示社會未能展現對弱勢族群的關懷。

儘管靜脈注射、性接觸、輸血等方式,才是愛滋病的主要傳染途逕,但大多數民眾對愛滋病患避之唯恐不及,社區裡有了愛滋病收容中心,社區的反彈與排拒,即使沒有法官判決,那些愛滋病患早已被閒言閒語給淹沒了,所以關愛之家的敗訴,司法判決並沒有錯,可是卻反映出社會大眾不肯接納的事實,弱勢族群將來處境更加艱困,因此社會充滿敵視與偏見,才是問題的癥結。

花蓮玉里有不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去機構化」的醫療方式興起後,他們被安排接觸社會,融入社區居民生活,開始打工、擔任志工、上街購物、生活自理,透過適當醫療與服藥,病情獲得很好的控制,如果不是鎮上居民拋棄偏見、願意包容接納,他們無法再融入社會。

精神病患、智障者、愛滋病患者,總是像「人球」被踢來踢去,環保有所謂「鄰避效應」(不要在我家後院),現在不但民眾對弱勢族群有這種心態,連司法判決也隱約有這種意味,採取排擠、驅離方式,法院只保障社區居民權利,卻不維護與尊重弱勢者的權益,殊為遺憾。

法官判決關愛之家應搬離,恐助長民眾對弱勢者排拒的心態,無法導引社會發揮愛心、同理心接納弱勢者,希望未來法官判決除依據法律外,並能兼顧人性關懷,給予弱勢者多一點保障,政府機關也應修訂法律,落實弱勢者應有法定權益,這才是文明社會應有的態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