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與會下 我在國際佛光青年會議

文/王本心 |2012.10.05
1184觀看次
字級

我們告別了淨土洞窟,一行人浩浩蕩蕩地繼續邁向更具蜚聲的地方——佛陀紀念館。

佛陀紀念館是一座融和古今與中外、傳統與現代的建築,具有文化與教育、慧解與修持的功能。在正館中,一座鑲寶石的金塔,用來供奉佛牙舍利;一尊五十米高的銅佛,裡面提供參與「百萬心經入法身」活動的信徒,以抄經方式表達他們供養的心意。

此外,四十八座用來保藏各種佛教文物的地宮,未來預計每百年開啟一座,同時收入新的文物,讓人類的文化得以綿延不絕。尤其希望能把佛陀在印度走過的足跡、所撫觸過的紀念品,都集中到佛陀紀念館,以供大眾瞻仰、禮拜。

佛陀紀念館的建築,可以說是從「有我」到「無我」,從「有相」到「無相」,這其實也是佛陀對我們最好的教化!尤其佛陀一生倡導眾生平等,在平等的精神之下,人類追求和平的目標才能達成。



夏季山區的天候走得極端,早上還是晴朗乾燥的大晴天,中午過後就一變,逢著急驟而下滂沱大雨趕得你一陣心慌手亂;夏季的天氣就是如此荒謬的可愛,尤其是在那七八月間在豔麗的晴空,那驟然而降的雷陣雨才真是天降甘霖。

在這裡,被午後的陣雨這麼不說分由的撞個正著,似乎許多煩惱都在一陣急雨中洗刷得輕描淡寫,就連繁複擾人的俗事也全都煙消雲散了。在這片山寺中,沒有什麼是放不下的,也沒有什麼好執著的,一切終將會過去的。

天色漸漸暗下來了,回到潔淨的寮房稍事休息。樓窗外柔暈的燈光轉亮,像極了母親慈愛的目光殷殷盼望著我們這群遊盪的孩子歸來。忽然,一記熟悉的聲音在耳畔輕輕敲起,一記簡單平凡的鐘聲清揚的敲在我心版上。聽!那寺院的鐘聲,應該含著悠遠的和諧和希望吧,使我長久波擾不已的心頓時沉靜下來。

佛光山,有我永遠也不會忘記的雲居樓,我曾在這兒度過四個夜晚,受到小隊輔與師父們熱心的款待,菩薩義工們十分體己的問候。我感動的眼眶泛淚,因為我與大家素未謀面,更不曾結緣,卻受到如同父母般的包容,使我簡直忘卻幾日前甫才離家的不捨與寂寞,更將身體髮膚之病痛拋諸腦後;雖然每次都匆匆地來,又匆匆地離去,但在回到本山,我心裡滿滿的都是幸福的滋味,就像回到安全的避風港,投入家人最溫暖的懷抱。



逗留在本山的最後一夜,那一團和氣,我至今仍覺得十分難忘。

傍晚六點,慧恩和她那群來自韓國的夥伴正在寮房裝扮,換上韓國傳統服飾為晚間的表演做準備。慧恩說,韓服按不同的場合而分為不同類型,包括:日常生活、典禮和特定場合。典禮服飾是在一些正式、隆重的場合時穿著,例如嬰兒滿月、婚禮和葬禮。

當時慧恩和她的朋友們一面著裝,一面比手畫腳地向我展示她們身上這套深具國家傳統的服裝,叨叨絮絮的說著,就像在與一位久違的姐妹談心似的。還不待我回神,她們又熱情的把我擁著、鬧著,推往福慧家園逛佛光夜市去。

此時此刻,我體會到無與倫比的安詳,無與倫比的愉悅,心胸就如同這座山林一樣開闊。原來,生命是如此可愛!我非常慶幸,自己能夠鼓足勇氣給自己一個「冒險」的機會,離開依戀已久的家,暫時擺脫無名煩惱沉重的枷鎖,讓自己的生命獲得豐沛的資糧。

來到這裡,接觸了來自全球五大洲的佛光青年,從他們身上看見了對信仰的熱忱與勇敢承擔當下的氣魄。「國際佛光青年會議」給予我一個與大眾歡喜結緣的緣分,使我從這些夥伴的交流中看見世界的美好,從與他們互動中重新認識自己,從內心深處,追尋最初的純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