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寫出自己家的成長故事,需要多大的勇氣啊?在這個過程中,我矛盾了許久。
我在電視螢幕上侃侃而談,多年來累積了不少粉絲;在演說現場得到的掌聲和尊敬,更是讓我演說生涯欲罷不能;至於出版著作,多年來也不知不覺成為星馬、大陸、台灣各地讀者的心靈伴侶。照道理,我應該很滿意自己呈現的一切成就,又何必太為難自己呢?哪一個家庭不是多少有些問題,我又何必自曝其短?繼續當一個「鴕鳥專家」的日子應該很好過。
然而,另一個聲音又強過「閃躲的自己」──透過我的書寫,說不定可以改善家人的關係,我可以找到更核心的癥結,並且盡速調整;說不定和二兒子Happy的相處糾結,可以找到解套的方法;說不定可以讓自己的心靈意識更勇敢、更堅強,也更能見證這個時代為人父母所面臨的種種挑戰。
好吧!讓我言歸正傳,勇敢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吧!
媳婦伸出援手
「媽,妳要繼續寫下去,絕不要放棄!」有一天,媳婦Amanda,也就是Happy的老婆,她看過我寫有關Happy的成長故事後,毫不思索地給我鼓勵。
Amanda和我曾經是互不溝通的婆媳關係,我們也曾經在「愛同一個男人」(她的老公,我的兒子)之間產生很多誤會和對立,如今,我終於弄懂,退出他們年輕夫妻的私領域,把Happy推向Amanda,才是對Happy最大的幸福。說也奇妙,當我退出了那個爭奪區域,Amanda竟然向我靠近了,這真是令我又驚又喜的好消息,莫怪,當我請教她,如何搞定自己的兒子時,她立刻給我支持了。
老實說,我對Happy而言,一直是一個束手無策的媽媽。因為從小他就是親友之間人見人誇的聰明孩子,他數理邏輯好、察顏觀色能力強、表達反應速度快,大家認定將來必成大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然而多年後,他卻是一個特立獨立,不喜歡受到約束,而且無法固定在一個辦公室裡工作的人。
Happy向家中的巨人挑戰
Happy從小有些行為常「掌控」了我,影響了我的喜怒哀樂,影響了我的決定。
回想起來,Happy是遇到了一個生命力量太「弱」的媽媽。從小常看到爸媽吵架後,媽媽悶悶不樂;也常看到媽媽為了籌錢支助爸爸創業的公司而發愁掉淚,Happy不喜歡媽媽動不動就以「哭泣」解決問題,以「妥協」換取家庭的暫時和諧。可能他看出媽媽的軟弱,於是基於關愛媽媽,也想保護媽媽的自然反應下,他開始向家中的「巨人」(爸爸)挑戰了。
他不認同爸爸的行事風格,嫌棄爸爸賺錢的速度太慢,最討厭爸爸對媽媽「大聲講話」,在這個成長的過程,尤其在青少年階段,他會對爸爸嗆聲,會鑽躲爸爸的強勢要求。
Happy不知道,當他為了顯現自己有能力照顧媽媽時,反而造成了我更大的困擾,因為回到臥室,回到夫妻兩人的世界,Happy的言行舉止成了我和丈夫相處上更大的爭端。而且,隨著Happy一天天長大,他就讀的都是第一志願,周遭親友讚許之聲,讓他在家庭序位裡的「圓」不知不覺膨脹得更大了。
在這個過程中,我沒有看出一個孩子不敬重自己父母的嚴重性,有時候,當我看到Happy反擊他老爸時,我竟然有一種「終於幫我出了一口氣」的爽快之感。
這些種種當年因為我成長不足、不明究理,眼睜睜看著家人相處有了不平衡的「權力」、「地位」,卻不知如何去改善的「因」,也埋下了我今天責無旁貸,還是要回頭去面對、去重新處理的「果」。
Happy在「一人坐大」的成長過程裡,他逐漸成了脫疆野馬。他在家裡嗓門大、氣勢高,我勸不動他,也管不動他,有時他對我體貼有禮、輕聲細語;有時又對我怒目相視、拒絕溝通,我這個做母親的,可以說是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兒子。
到如今,Happy成家了,他的老婆有時問我一些有關Happy的行為舉止,我的回應仍然是:「我也還在研究這個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