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後書-- 諸神的黃昏

鄭政恆 |2012.10.03
1101觀看次
字級

人太渺小,地球太大──迴旋地球一周的赤道有四萬公里。在博物館裡,我們看到一個微縮的世界幻象,遠古的事物突然穿越重重的時光,遙不可及的藝術品,也空間轉換,一一都在面前陳列。

從舊國家畫廊走出來,就轉到新博物館。埃及法老妻子娜芙蒂蒂(Nefertiti)的半身像,在高高的圓帽下,三千三百多年的美麗微笑,始終如一。

然而我在佩加蒙博物館(Pergamon Museum)逗留更久。我跟其他遊客一起,坐在佩加蒙神壇前,拿著參考的資料,將神祗的名字與浮雕上的面容逐一對照,還原諸神與巨人的爭戰。然而戰事曠日持久,宙斯、赫拉、海格力斯、雅典娜、海神、太陽神、豐收女神和仙女的面孔和肢體,都殘缺得支離破碎,好像諸神的世界在新的時代分崩離析,人們不再供奉、迷信、膜拜,神祗被人遺棄,石像歸回茫茫的塵土之中,直至德國工程師曉曼(Carl Humann)在土耳其的古城發掘,將浮雕的零碎組件運回柏林,神話故事因此可以重新展現。到底是人偉大,還是諸神偉大呢?諸神無言,於是人得以掌控自己的位置。

離開佩加蒙神壇,是西元二世紀的古羅馬米勒特斯市集城門(Market Gate of Miletus),市集裡的人已成為歷史的微塵,但城門在大地震之後八百年得以再生。再往前走,是巨大的藍色拱門,從古巴比倫伊什塔爾城門(Ishtar Gate)通往另一個神祕世界,怒蛇和原牛活生生地面朝四方。

大半天過去了,從博物館走出來,回到禮拜日下午的柏林,街道再次變得熱鬧,河邊的小商販買賣各種各樣的貨品。世俗的生活是一切,諸神早已煙消雲散,祭司離開神壇,魚貫走進交易所裡,將供奉的資本變成更神奇的數字,只有藝術品還在說服我們,從前的精神世界並未完全消解。

在另一天,我參觀島上另外兩個博物館。博德博物館專門陳列雕塑、錢幣與拜占庭藝術,可是我沒有用心參觀,回想起來有點浪費。舊博物館的建築實在太宏偉了,蓋過館中的古希臘羅馬時期的藝術品。十八根愛奧尼亞式柱支撐起柱廊,上有十八隻鷹,中間是一行拉丁文,翻譯出來就是──腓特烈威廉三世於一八二八年建此博物館以資研究各式古物和人文教育之用。

參觀完畢柏林的博物館島,我好像環遊了世界一周,四萬公里的距離,再加上三千三百多年的時間,我早就相信人的一生微不足道。而在此時此刻,世界已全面走入現代理性的領域,神殿傾坍,琴弦斷裂,神祗慌張奔跑,史詩只餘瑣碎的斷章,諸神的黃昏來臨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