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大腸直腸癌,多年來一直是國人癌症發生率的前三名,長庚醫院成功的發展動物抗體標靶治療藥物。臨床發現,對四期癌細胞轉移病患效果相當好。不過,費用極為昂貴,一個月得花上近二十萬元。
林口長庚大腸直腸科主任張簡俊榮表示,大腸直腸癌的化療藥物,進步相當快速,目前以標靶治療效果最佳,可有效改善第四期病患的預後狀況。
所謂標靶治療,係先將大腸直腸癌腫瘤轉殖至老鼠身上,再從老鼠體內取出抗體,注射到病患身體,抗體就會攻擊腫瘤周圍血管及上皮細胞,間接造成腫瘤萎縮。
張簡俊榮指出,臨床顯示傳統化療成功率只四成,如果與動物抗體標靶治療合併使用,成功率則可以提高七至八成。
只不過,傳統化療藥物有健保給付,但標靶治療則需自費,光是一個月藥物費用就接近二十萬元,不是一般病患及家屬所能負擔得起。
張簡俊榮提醒,如果出現血便,就應接受潛血反應篩檢,一旦結果有異狀,最好接受大腸鏡檢查;另外,有大腸直腸癌家族史的民眾,最好定期接受篩檢。
本年度「泰瑞法克斯國際癌症研討會」,預訂十四日林口長庚醫學中心舉行,主題為「大腸直腸癌處置新趨勢」,將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發表專題演講,同時舉辦癌症護理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