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教育局選了古亭、北政、東湖、新興、實踐、興福、雙園、蘭州等八所國中,為「學習共同體」學校。如果對照其他台北市國中,不難發現這八所國中的共同特色,屬於「少班小校」,一般被公認、被推崇為升學率偏高的「明星國中」都不在行列。
北市教育推廣的「學習共同體」做法應該來自「上海PISA研究中心」的啟示,或許類似教學方式有很大突破,除了將座位改成ㄇ、V字形外,還提供充裕的時間給學生討論,師生的教學雙向互動,也讓課堂上的氣氛變得更加活潑。
就現行試辦的學校的「觀察」 ,其共同的初步印象是「師生互動多了、學生瞌睡少了」。如果郝龍斌市長希望台北市的國中小學教學不再暮氣沉沉,對於所屬國中小應該全面要求與落實。
筆者認為該是台北市所有國中校長們一起加油時刻了,所有老師勇於突破與積極成為「學習共同體」的主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