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漁民在官方保護和企業支持下,集結八十一艘船隻,赴釣魚台收復漁權,雖遇日本艦艇阻攔,終能平安返航。
此刻尚難論斷台灣距離收復漁權的目標有多遠,唯盼這次行動,能讓兩岸各界與全球華人看清楚日本處理台灣漁權的兩面手法。
未來兩岸的釣島戰略應定位為主權第一,可各自出招,收復漁權則是戰術,應彼此呼應。
日本非常清楚台灣的李登輝、陳水扁與大陸的江澤民、胡錦濤互不來往,彼此爭主權;面對台灣要求談判,日本設定為民間交涉會商,由漁會來談即可。理由是日本不承認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若台日官方談判簽協定,違反和中國大陸建交時的一中原則。
日本用中國大陸壓制台灣,與中國大陸協商東海漁業權時,則用台灣為籌碼。中日兩國曾三次簽訂民間漁業協議和官方的漁業協定。
日本面對有爭議的東海重疊水域和釣島主權時,祭出的法寶是中日間如不妥協,那麼日本就要與台灣談,反正兩岸都主張擁有東海和釣島主權。
日本二戰後就是利用國共內戰苟免圖存,迄今,仍深度掌握兩岸矛盾而逐其領土野心。
二○○八年台灣改選總統,國民黨贏回政權,馬英九上任,完成兩岸直航,二○○九年,中斷的台日漁業談判又恢復運行。之後兩岸外交休兵,陸續簽訂十八項經貿協議,日本對台措施顯得比從前更友好,日本怕兩岸合作會減損日本利益,但釣島漁權仍無改善。
從這樣的台中日關係推演,處理釣魚台問題,在戰略上,兩岸必須堅定不移地,用各自方式保衛釣魚台主權。戰術上,宜蘭漁民因為就在家門口的漁場可望卻不可及,已經不耐地衝進釣島三浬我方固有的領海內了,隔海觀看這次台日交手的大陸政府與媒體,能不堅定地提供必要掩護與支持嗎?
林松青(新北市/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