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緣有師】 虧得起

妙凡 |2012.09.25
1526觀看次
字級

辦公室的姿靜很會自我調侃,譬如,偶爾做事迷糊,她會自嘲自己「空空」,進辦公室時會嚷嚷「空姐,回來了。」而對行政束手無策,卻親和力十足的君純,會拿著一本書,天真瀾漫的跟我說:「我去買了一本開發大腦的書……研究自己。」這到底是自卑?還是自信?

一九四三年,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發表了《人類動機的理論》一書。在這本書中,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人的需求層次理論。在他看來,人的需求有一個從低到高的發展層次,低層次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愛與歸屬、被尊重和自我實現。自我實現,是指創造潛能的充分發揮,而追求自我實現是人的最高動機,凡是做到自我實現的,都是屬於各領域的佼佼者。

最基層的生理需求和愛與安全如果沒有得到滿足,尊重和自我實現就會發生問題,譬如說自卑、傲慢、沒有安全感、渴望被愛、不相信別人等情緒的發生,會進而影響自己的發展,但是,一定都會如此嗎?一個人的自信,到底是先天還是後天? 有一次聽到星雲大師侃侃而談:「我不擅長語言、不會唱誦、不會這個、那個的。」神色自若,非常自信的數說自己的不足。我想起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大師因為對自我的認識和接受,不擅唱誦,所以重視文教弘法;不會語言,他重視教育培養人才,推動佛法本土化,法水得以長流五大洲。學無止盡,他說:「我每天都自我更新。」空性,讓流轉的生命如四季般鮮明豐富。

來自貧窮、苦難的他,有太多可以自卑、退縮、自怨自艾的理由了,但是,他卻是那麼勇敢堅強和充滿力量和信心。在戰火隆隆的炮聲中,挨餓是正常,生理的需求不可能滿足;從小失怙,十二歲又離開母親去出家,在今日不知明日的大時代裡,生命中欠缺的豈止溫飽、愛與安全……,然而,他卻揚起法幢,樹立正法的旗幟,在黑暗中點亮希望的火苗,在荒山遍野裡開出清淨的蓮花,為什麼?

正因為知道欠缺的苦,他一生服務奉獻,生命因而飽滿,不缺而莊麗;飽滿的生命虧得起,面對稱譏毀譽,他淡定而隨緣。是的,當貧疾的土地,撒滿無止盡的給予與付出,時節因緣成熟時,青山綠水,奼紫嫣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