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一到,象徵「團圓」的各式月餅紛紛出爐。金黃誘人的月餅,從皮到餡,所含的高油、高糖及高熱量,常令人怯步。傳統月餅分成廣(港)式、蘇式和台式,油脂及糖的含量均很高,養生健康月餅則略有調整。
(一) 蘇式月餅:特色是一層油皮、一層水麵疊製成雪白多層次外皮,典型的餡料為椒鹽、棗泥、豆沙,外皮沾上芝麻,含油量最高,平均佔月餅重量的50%。
(二) 廣式月餅:種類多,外皮是油脂、雞蛋和麵粉製作成的黃色軟皮,月餅餡則多為經油炒製的餡料,並常見包入黃澄澄的蛋黃。廣式月餅油脂含量約佔月餅重量的20~35%,體積、重量愈小者,油脂比例也愈低;一個50公克左右的小月餅,約含有15公克的油脂,直徑7公分,約130公克的中型月餅,則約有30公克的油脂,已經超過一般人一天烹調用油的1/2。
(三) 台式月餅最典型的作法是綠豆椪,雪白多層次外皮與蘇式月餅相似,內餡則為奶油或豬油等炒製的白(綠)豆沙及肉餡,油脂量約為月餅的15~25%。
(四) 減脂的養生健康月餅:許多商家開發了創意健康月餅,減脂的作法如:降低月餅皮的油脂用量、月餅餡加入水果乾等低脂低熱量的材料,可以將油脂含量降低到2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