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奈米金柱 交大研發超高容量光碟

 |2012.09.19
2204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在不久的將來,一片光碟裡儲存的音樂,可能讓你聽一輩子都不重複!交通大學與澳洲斯威本科技大學合作研發超高儲存容量光學技術,運用奈米金柱,記錄密度可達藍光光碟的八十倍,一片薄薄的DVD光碟就有四TB(四千GB)高容量。研究成果還可應用在生物分子感測造影及半導體微影製程等領域,獲國際頂尖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

交通大學光電系副教授田仲豪,與澳洲斯威本科技大學微光學中心主任顧敏率領的研究團隊,短短一年多,在奈米尺度下的三維偏極光操控技術實驗上,重大突破。

田仲豪說,偏極光工程已普遍應用在,例如減少炫光的太陽眼鏡、呈現立體感的3D電影等,都是偏極光與物質交互作的應用產物。研究團隊將奈米金棒摻入光儲存介質中,以特殊偏極光源激發,讓一片原本最多只能儲存五十GB的藍光光碟,儲存量提高到四TB。

田仲豪表示,有儲存大量資訊需求的單位,如機場海關、銀行、政府部門等,藉由這項技術可有效節省儲存龐大資料的空間與管理人力。

交大光電系博士生藍子翔說,科學家將金原子組合成類似膠囊形狀、大小僅為米粒五萬分之一的奈米金柱,就像小金條,不同長度的金條有不同的頻率,以頻率相同的光照射,就能產生共振。

藍子翔說,奈米金柱不同的變化,就能組合成各種不同的資訊。實驗結果屬於基礎研究,未來可應用在超高容量儲存設備、生物熱治療、生物分子追蹤發射器等領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