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洪災 文化部搶救佛教古蹟

觀珩 |2012.09.18
874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珩綜合外電報導】本月初以來,泰國包括宗教觀光勝地大城府,有近四分之一的省份遭豪雨侵襲,目前,大城府已有四處古蹟受災,文化部已緊急採取應變措施,並責成藝術廳設立防洪指揮工作小組,全天監控大城府文化古蹟的汛情,並開通熱線電話,讓民眾及時通報災情。

文化部部長素古蒙日前宣布,大城府內包括瑪哈達佛寺、古迪道佛寺、瑪嚴寺以及阿育他亞寺等四處古蹟受災,文化部已緊急指示當地藝術廳在古蹟周邊架設抽水機,並全天排水,同時開鑿疏洪管道。除了排水疏浚外,還在古蹟周邊低窪地帶開鑿池塘,將洪水導入窪地。

大城府是十四至十八世紀泰國第二個王朝—大城王朝的首都,四百多年間歷經三十三位國王。大城府世遺素可泰遺蹟公園,有許多佛像,宏偉的寺廟、佛塔與宮殿,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吳哥窟第二」。其中,最壯觀的瑪哈達寺,有近二百座大小佛塔,並有釋迦牟尼佛的巨型坐像。

而鑄於十七世紀的蒙坤巫碧佛像,據說是泰國最大的金屬佛像,外型相當美觀。在整修大佛時,發現佛身內藏有很多小佛像,構造奇妙。

而三寶公寺供奉的三寶公,是泰國最大最古老的的壯麗佛像,每年春節,前往禮拜的華僑絡繹不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