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二年正好是日本購買釣魚台滿二十周年,東京許多民間團體發動遊行,訴求是:日本退出釣魚台。
當年日本高價買釣魚台,不只是政治因素,經專家估算,釣魚台海域的石油氣約值新台幣一千億元,扣除開發成本,可賺約五百億元。
人算不如天算,二十年來,日本海軍巡邏經費就花了約百億元;搭建好的石油氣開採平台被地震與海嘯捲入海底,損失約一百億元。自日本買下釣魚台,台灣、大陸及香港人民,在此期間發動多次「拒買日貨運動」,也讓日本損失約新台幣三百億元。
經過多次地殼變動,開採海底石油氣之最佳地點,已位移至公海,釣魚台已無地勢之優。自二○二五年起,生產氫氣的成本大幅降低,逐漸取代石油的地位。
日本政府設定停損點,打算賣出釣魚台,但找不到買主。台灣與大陸方面也有了「三二共識」,共同發表聲明說:「釣魚台不是我們的。」於是,日本政府就決定開放給國內外漁友釣魚,釣魚台終於名副其實!
陳永清(台南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