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與南山人壽合作舉辦全台二十二縣市幸福指數調查,所得名次排序,和今年《遠見》及《天下》雜誌先後調查的縣市長施政滿意度名次排序,兩相對比,有的縣市兩項名次很接近,有的縣市則一在前段,一在後段,差異甚大。
媒體藉民調評量政府和首長,本意是監督、鼓勵,希望產生正向推力,讓更多人過更好的生活。
《經濟日報》和南山人壽的幸福指數調查,著墨政府施政綜效,問卷內容包括居住、收入、就業、社會連繫、教育、環境、政府治理、健康、生活滿意度、安全、工作和生活平衡等,既分析客觀幸福力,也調查受訪者主觀幸福感。
《遠見》和《天下》雜誌的施政滿意度調查,聚焦於縣市長的表現,除問卷訪查,還加入專家評量,從縣市長領導統御、施政目標、整合民間資源、掌握人民需求、與民間對話等方面,了解縣市長在民眾心目中受肯定與否。
歸納地看,幸福指數來自具體數據,施政滿意度則和首長魅力、親和力有關連。新竹市長許明財公務員出身,性格溫良,上任以來施政滿意度排序在中後段,不具明星魅力;可是他所領導的新竹市,在就業、天然環境、教育、市民收入、居住等項目上,都位列全台前段,幸福調查勇奪第一。花蓮縣、苗栗縣兩項調查都排序在前,應和兩位縣長的親和力、施政綜效都獲得肯定有關。
政壇老手領軍的台南市、高雄市和嘉義縣,在首長施政滿意度上領先群倫,可是幸福指數卻落至中後段,雲林縣幸福指數更墊底,這極可能與南部縣市就業機會少、經濟建設不如中北部有關。台北、台中和新北市首長在施政滿意度調查中落後,在幸福指數調查中則略有回升,可證大都會民眾要求標準高,相對經建發展的資源亦較豐沛。
基隆市長張通榮在《天下》雜誌公布施政滿意度調查再次墊底後,曾公開自責,語出激憤;這次幸福指數調查排名只晉一級,仍為倒數第二。
任何評比,一定會有優勝和落敗,暫時勝者,有自己的努力因素,也可能有地緣和政治性向加持,勝不應驕。暫時落後者,不要氣餒,譬如基隆市,山海環境與都市建設均有格局,港都財政比中南部一些縣更有所恃,只要市政團隊有心奮勉,必能進步。
林松青(新北市/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