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署日前公布國民健康調查訪問結果,受訪的十二歲以下兒童中,僅四成五坐機車時會戴安全帽,其實這種情形也沒啥好大驚小怪,因為只要上下學時經過國小門口,就可見到兒童不戴安全帽或超載。
雖是見怪不怪,但我們若把目光局限在兒童高比例不戴安全帽上,可能會犯下只見表相、不見精髓的偏差,因為有那麼多的兒童坐機車不戴安全帽,不就指出有許多家長、成人在不斷地明知故犯,甚至是在利用孩童去誘發同情,而遊走不法邊緣。
首先,從社會整體面去思考兒童安全問題,不論是果凍、娃娃車、公園遊樂設施等,在有危害兒童安全疑慮時,大家都勇於舉發或追究責任,因為孩童的安全不能打折,可是天天目睹那麼多不戴安全帽的兒童時,卻都睜隻眼閉隻眼,藉口也十足鄉愿:「只是接小朋友上下學嗎,別為難人家了」、「小孩子嘛,又不是大人」、「路程不遠,趕時間,免了啦」,若真有警察要開單,大家更是同情,或罵警察沒人性,不體諒父母的辛勞,甚至送上:「你也有小孩吧!」但兒童安全可拿兩把尺丈量嗎?還是孩童坐上機車就成了父母的私產,去公園玩遊樂設施時,就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
所以,從兒童坐機車普遍不戴安全帽現象,隱藏著成人對下一代生命、人生尊重與維護的偏差和自以為是,兒童安全保障是基本人權,父母、成人不能以愛(照顧)之名侵犯,或自行打折處理,兒童普遍不戴安全帽的背後,是成人再教育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