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八」教師節剛剛過,日前根據金車教育基金會所舉辦的「無私真愛」教師問卷調查顯示,現在國中小學的老師們很不快樂,超過百分之五十四的老師認為自己的憂鬱指數偏高。沒有快樂的老師,那來快樂的學生?沒有樂觀積極的孩子,那來幸福美滿的未來?「藍色的教師節」、「憂鬱的老師」,值得重視。
教育是人教人、人傳人、人影響人的工作,在所有的職業類別當中,沒有任何一項工作像教師對學生的影響,這麼大、這麼久,也這麼深遠,這是所有國人不可否認,也是老師必須戒慎恐懼的地方。所以,老師不快樂,不僅影響自己的心情,更影響下一代孩子的學習成效和性格的養成,我們可以這麼說,快樂的老師才能培育活潑、幸福、快樂的學生;憂鬱、不快樂的老師可能複製出內向、怯懦、鬱悶的孩子,老師快不快樂,關係重大。
造成老師不快樂的原因很多,根據調查研究指出,教師自認不受尊重、教育政策搖擺不定和行政負擔太重,名列前三名;個人從事基層教育工作二十多年,以親身的經歷認為,除上述三項因素外,諸如少子化造成超額教師,教師擔心會因減班而遭調職或調校;家長挾參與教育之名行干預之實,不同的家長對老師有不同的要求,老師像夾心餅,動輒得咎;行政要求過多,影響教學過大;家戶孩子個數愈來愈少,家長寵愛愈深,校園小霸王愈來愈多,教師管教不易;特殊兒童回歸主流、資訊融入各科教學的趨勢、教師扣稅、退撫新制等等,都讓教師頭疼萬分,大喊吃不消,憂鬱指數直直飆,甚至心生不如歸去,不難體會。
老師不快樂,誰該負責任,個人認為教育主管機關和教師本人責任各半。首先,教育主關機關、學校行政單位應該拿出魄力和擔當,除擺脫教育政策搖擺不定,去除各種過時、不必要的行政要求以外,更應該拿出肩膀,作教師的先鋒和後盾,從「服務老師」、「保障老師」出發,為老師遮風避雨、排除校內外不必要的干擾,營造一個讓老師安心教學、快樂工作的優質環境,有快樂的老師才能教出優秀的學生。
老師要快樂就必須改變觀念和想法,教育只是可能而非萬能,老師別為丁點事鑽牛角尖;教育是眾人的事,老師不要責任一肩挑;老師也不再是「唯一」知識的來源,欣賞多元;尊師重道要用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取得,而不是冀望過去「天地君親師」的規範;孩子才是教育的主角,父母、行政不過是跑龍套的角色;與其等待被改革,不如及早改變來應變;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老師在盡心盡力之後,不要成為容易受傷害的人。觀念改,行動就會變,心情就會轉換,快樂跟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