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難溝通 教師難辭其咎

 |2006.10.08
618觀看次
字級

我國傳統的家庭裡,特重天地君親師牌位,老師實在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但是時至今日,老師只是在課堂上販賣知識,其與學生之間的關係,不似曩昔親切,其重要性自然不如往昔。

似此環境之下,老師的成就感不免大幅降低,純粹屬於學問的「掮客」,屬於經師而非人師。加上現在的年輕一代,不再迷信所謂的「權威」,教師的挫折感可想而知。當別人不再在乎你,難免「自暴自棄」。

一旦身為教師者,不再懷有夢想及理想,那麼人生必然索然無味,罹患憂鬱症的可能性便很高了。事實上,當下不少的青少年,都是屬於「夜貓族」,常常晚上熬夜到天明,然後白天紛紛「夢見周公」,逐步形成極壞的學風。

究極言之,師生之間欠缺互動的關懷,非但造成教學的無法正常化,同時使得師生之間的情緒,無從進行有效的疏導,這是非常嚴重的現象。準此,師生之間的疏離現象,遂導致教師與學生同時蒙受其害。當然部分的原因,係出於整體大環境改變使然,然而教師難辭其咎。

追根究柢,教師還是應該以教學,做為終身的志業,懷抱「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樂也」的態度。本身有所付出之後,必然得到學生相應的回饋,那麼就是無形的收穫了。今天師生關係的不彰,癥結繫於教師對於學生關懷不足,彼此間形同陌路一般,釀成惡性循環。
朱明(台北市/空大教師)
 
若持譗吃大鍋飯豃心態不憂鬱也難

金車教育基金會發表一份問卷調查指出,有相當比率的老師患有憂鬱症。這份調查,反應出來的是以往大家都把教職當成「終身飯票」的問題。

仔細想想,相較於歐美國家的教師一職,國人這樣的觀念絕對不正確;教師非但不比一般其他職業輕鬆,還必須更付出自己的熱忱與時間,來關心所教的學生。尤其現在資訊發達,獲得知識的管道何其多,學生為了早人一步,都是到校外的補教機構超越學校既定進度的補習,學校裡制式的刻板教學內容,早已吸引不了學生的興趣,「老師」這個過去掌控學業知識來源的角色,當然愈來愈不重要。加上社會價值觀以及道德觀都已經徹底被功利主義打破,許多學生認為國中和國小老師不過是受國家保障的「準公務員」,領高薪卻不必負擔納稅義務,又怎麼會產生尊敬的心呢?

當然,學校基礎教育絕對有其存在的必要,但是筆者認為,社會變遷快速,各行各業都在不斷求新求變,以增加自身的競爭力,學校也不能例外。如果今天教育界的從業人員,老是想著輕鬆度日,生活在象牙塔內,不思考如何改進教學方式,又可以堂而皇之不必繳納所得稅,難免會被學生認為是不值得尊重的一群特權份子。感到學生不懂尊師重道的教師們,何不反求諸己,跳脫「吃大鍋飯」的思維,主動為學生和社會多貢獻一些心力?
范叔仁(高雄市/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