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癌抗癌 歐茵妃用生命當教材

 |2012.09.07
1531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教育部即日起規畫一系列的「生命教育活動」,包括視聽教材競賽、海報比賽、戲劇競賽等,鼓勵學生認識生命的價值,去年入選教育部「百分百教育愛」的靜修女中教師歐茵妃,以自己罹癌抗癌的歷程鼓勵學生,教書三十多年的歐茵妃說,自己的年紀可以當高中生的阿嬤,讓年輕人無壓力,和她分享心路歷程。

歐茵妃表示,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以身作則」,老師尤其要先對人生充滿信心,學生自然就會感受到。

歐茵妃曾罹患癌症,與病魔對抗的歷程,成為生命教育最佳教材,感動一代又一代的學子。昨天教育部生命教育活動邀請歐茵妃分享教學祕訣。她強調,人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教材,她投入教學三十多年,每一位學生都是她的學習對象。

「有些學生的經歷讓人瞠目結舌,我常在想換做是自己,也很難度過這些難關。」歐茵妃會後受訪表示,過去台灣都是大家庭,有兄弟姐妹可以互相照顧,現在卻有高比例是獨子、獨女,父母親長年忙於工作,孩子幾乎沒有傾訴的對象。

歐茵妃盡可能在學校扮演傾聽、分享的角色,避開教條式的教學。罹癌經歷讓她體悟到生命可貴,需更加珍惜,因此她經常教導學生「認識死亡」,生死學課程氣氛最為沉重、最為震撼,卻又回響最大。

歐茵妃的生命教育課,幾乎無所不談、沒有任何禁忌,從男女交往、生育過程,教到夫妻相處、兒女教育,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永遠是學生諮詢的對象。

有些學校只把生命教育當成學分,靜修女中學生每年都有生命課。國文、歷史課程也都融入其中,文人的貶謫、作家的心路歷程,在歐茵妃的講述中,都可以是一篇篇動人的生命故事。

推動生命教育,教育部今年將陸續舉辦戲劇、徵文、海報、教材競賽,透過活動讓社會充滿愛。教育部次長陳德華說,近來校園霸凌事件頻傳,生命教育也是一帖良藥。生命教育就是要了解自己、接納自己、喜歡自己,進而推己及人,去尊重、善待他人。

教育部期待透過多元競賽活動,鼓勵學生認識自我價值,並有展現才華、獲得認同的機會,相關活動資訊可參考教育部網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