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貿觀念平台--劉建人玉石創業成功實例

沙堅恆 |2006.10.07
639觀看次
字級

在兩岸商場上風險和利潤常是並存的,害怕風險,很可能會失去財富。在創業中,敢抓住先機,才有可能獲得成功。創業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只有理論實際結合,大陸玉器市場聞人劉建人突破常規,成為個人創業的經典之作。

案例背景
在中國的玉石市場上,除了新疆和田玉之外,還有河南南陽玉、西安藍田玉、遼寧岫岩玉、甘肅酒泉玉等傳統玉石,其中最有投資價值的還是新疆和田玉。而新疆和田玉又有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黃玉等的分別,一般人多看好白玉,劉建人卻更看好有色黃玉,因為黃玉產量比較少,物以稀為貴,它的身價也不在白玉之下。

劉建人出身二手房買賣,頗具生意頭腦,出手速度快。投資是需要膽識的,大陸經濟起飛以來,玉器價格已經狂飆數倍,很多人認為玉器投資黃金期已過,收益不會太多。

一個偶然的機會,有位親戚告訴他,現在的玉器市場行情不錯,不妨改做玉器。帶著好奇心,他到大陸最大玉市蘇州朱家園跑了幾次。一個新疆商人有一箱大約十公斤的玉石原料要出手,開價十萬元人民幣,他猶豫了半天,覺得風險太大,沒敢下手,結果被別人買走了。過了幾天,劉建人第二次去了蘇州,又有一箱玉石原料,仍是十萬元,他還是下不了決心。直至第五次,才決定將玉石原料買下來。當時,他的想法很簡單,如果能保本,就是贏了,如果輸了,就算是交學費。

回家後,他請一位行家鑑定,結果超出預期,全部都是上好的和田玉生料。更沒想到的是,僅過了數天,就有幾個做玉石生意的人聞風前來,出十七萬元要他出讓,他拒絕了。八個月後,更有人願出五十萬元收購這箱玉石原料,他贏得了四十萬元的差價。

初次嘗到甜頭後,劉建人發現,玉石原料具有相當的升值潛力,有高人指點更是關鍵。他拜了幾位懂行的老法師為師,還購買各種有關玉石知識的書籍,關心起大大小小的玉器拍賣,從理論知識到市場行情,每一個值得研究的環節他都不放過。由於這股勁,短短數月,他對玉石的熟知程度,提高不少對各種玉石更是如數家珍。

為了證實自己的判斷,劉建人做了嘗試。他將一塊八十元買來的玉石原料,花三百元請師傅進行設計加工,果然,放到市場上沒多久就被人以二千元的價格買走。於是籌集資金,在朋友的幫助下,在蘇州開了玉器加工廠,高薪聘請數位頗具玉石雕刻經驗的能工巧匠,進行設計加工。劉建人發現大多數消費者對玉石的質地不太懂,只是注重款式好壞。
 
為了增強競爭力,他開始學習設計圖案。他發現古代工筆畫中的圖案,非常古樸清新,將之雕刻在墨玉、黃玉等玉石上,反而比傳統的白玉更奪人眼球。於是,他將兩者相結合,請師傅在墨玉上雕刻了各類工筆圖案。這一招果然奏效,此系列飾品推出後,非常受歡迎。

根據他的計算,一名工匠一周大致可完成七件成品,一個月就是近三十件。從他現在銷售的情況來看,每件成品除去原料成本、加工成本等相關費用後,至少還能有近一至兩倍的利潤,再加上他轉手玉石原料所賺的那一部分,這一年多來,他所獲得的收益將近二千萬人民幣。從投資率來看,遠超過他原先做的二手房屋買賣。大陸投資敢於嘗試是必需的。如果一味保守,不敢跨出第一步,或許就沒有成功機會。

行銷案例之三十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