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輓聯追思 環保做功德

林泉利 |2012.09.03
853觀看次
字級

台北市殯儀館將落實電子輓聯措施,新北市立殯儀館也於去年十二月份起,開始推動電子輓聯服務,先在乙級廳(崇仁、崇義廳)及每周的聯合奠祭會場試辦,由禮廳既有的投影機、布幕和電腦來播放。

新北市民政局長陳嘉興表示,如果全面實施電子輓聯,預估整年度可減少二十二公噸的垃圾及五點二公噸碳排放量。

看到新北、台北兩直轄市這種勇於突破傳統的喪理規範,筆者認為全國縣市應該也要跟進,因為這是絕對優大於弊。

因為中國人「慎終」的孝道該有儀式不容打折扣,以致窮盡家產與甚至靠借貸來完成最後一程的盡孝。部分充場面的「裝飾」固然可以讓已往生的親人感到「生榮哀」,特別是要花很多錢的花圈、罐頭塔及花籃。

如果加上其中具有署名政府高層官員、民代的悼唁的輓聯,喪家用來做「面子」的排場,區區「虛榮」都要在出殯後或在墳前、火葬場燒燬,或轉將「罐頭塔」送親朋好友,如此大費周章,應該可以省省吧!

特別是輾轉透過關係取得的輓聯,除了在祭悼追思現場,讓所有「送行者」抬頭看到來自達官顯貴捎來的「斗大」悼辭外,接下來予以焚燒的不環保,現在由政府鼓勵改為「電子輓聯」,一樣在會場像「跑馬燈」式的表達追思、肯定,減少碳排放量的結果,當然是功德無量呀!

如果這些都省了,增加「奠儀」,進而以「往生者」名義,轉贈社會需要幫助的家庭或公益團體,一舉多得,與其鋪張浪費,只要有心,葬、祭「如神在」!

林泉利(台北市/國中教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