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技藝-- 鹿港春仔花 王棉 |2012.09.02 語音朗讀 823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官帽造型的春仔花 圖/王棉 繼之前介紹北部精緻的春仔花後,接著想將款式豐富的鹿港春仔花分享給朋友們。春仔花在閩南居民生活中的用途,包括婚嫁迎娶、喜慶、喪禮與祭祀。 一、婚嫁迎娶 古禮中婚嫁迎娶當日,男方請媒人送一對雙石榴造型(石榴象徵多子多孫)的春仔花(新娘花)給女方,女方自己也須準備一對。新娘的娘家則請一位福命婦人(家庭圓滿,子孫賢孝的婦女),邊說吉祥話邊幫新娘插上。 而「食茶」禮俗,常在迎娶儀式後、宴客前的時間進行。在鹿港至今約有七十八年歷史的金協成嫁妝百貨行,陳老闆娘提到:現今「食茶」儀式中,親長將紅包壓在喝完茶的杯子下放回茶盤中(俗稱壓盤);新娘則回禮,或手帕、拖鞋、香皂與一對春仔花。 而新娘須幫公、婆各準備一雙鞋(也有人以現金替代)作為回禮,對於婆婆尚需多回禮一對龜鹿造型的春仔花,若新郎之祖母健在,同樣要送一對以表示對祖母的祝福與尊敬。 二、喜慶 台灣早期婦女在過年、作醮、進香、各種喜事時,常會插戴春仔花。鹿港地區,官帽造型的春仔花常於各喜慶中出現,使用最為普遍。 三、喪禮與祭祀 棺木移出喪宅後,恐其停留處聚集煞氣,因此有所謂的「壓棺位」。在《台灣民間傳統喪葬儀節研究》中提到,「壓棺位:請父母雙全者或福祿雙全者,將紅圓、發粿一個,各插春仔花一支,當棺柩移動後放置棺位處。取其子孫團圓興發之意,春花是取『有春』(台諺剩餘之意)。」 過年時祭祀,人們常會將一對春仔花(飯春花),分別插在兩碗裝滿的飯上,期望糧食有剩、年年有餘。也有人不將春仔花插在飯上,而是插在祭拜神明的年糕或發粿上。而現今最易買到的是紙做的飯春花。 ‧王棉幸福刺繡blog:www.wretch.cc/blog/blessmark 前一篇文章 簡.科技Tech. it Easy --最佳設計理念獎 環保電子「簡水表」 下一篇文章 台灣的色彩故事-- 色彩,讓我們被看見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徜徉花海半日遊 【樹博士系列】 土壤的祕密XI 羅山有機村 解除小黑蚊魔咒 【視覺DJ】湧泉洗衣池【植感時光】加羅林魚木 文青朝聖 【四季花藝聯想】春之茁發 萬物甦醒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