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善用假期 豐富人生

 |2006.10.07
575觀看次
字級

這幾天國人正處在自中秋節至國慶日今年最長的連續假期間。雖然在人人緊張忙碌的現代社會,能享受到一次可以紓緩一下分秒必爭的生活,是應該高興的事;可是今年這次卻不同。有人懷疑放假的理由,與先前的說法矛盾,可能是基於政治利益的算計;有人抱怨臨時宣布,決策草率,打亂原有的安排計畫,造成困擾;有人慶幸許多不願意見到的場面,因為措手不及難成事實,以為逃過一劫;也有憂心國事者,擔心如此出爾反爾的政府,如何獲得人民的信賴,國家的前途堪憂。

這些且按下不談,在傳統社會,認為工作的日數愈多,工作的時間愈越長,則生產的數量愈多,生產的價值愈高;所以終歲辛勞,少有假期。直至上世紀初,才知道人的工作時間,超過其所能負擔的限度,則會導致注意力渙散、行為遲緩、效率低落、錯誤增加、意外傷害上升,始注意到工作時日長短與假期的重要性。

假期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有如下幾項:生理性,用以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心理性,可以減輕壓力,紓緩緊繃情緒;倫理性,家人團聚,友人往來,改善及增強人際關係;社會性,社區事務要參與,國家義務要盡到;成長性,社會變遷迅速,原有的知識技術已落後,需要繼續學習;貢獻性,為了追求生命更深一層的意義,還要找時間從事對他人有益的服務。所以,假期的重要,正如工作的重要一樣,為美好人生與美好社會不可少。

從以往的經驗看,每當政府決定調整假期的時候,所持理由總是,讓公務人員有一個較長的假期,可以回鄉與家人團聚。事實上,除了赴遠地謀生的人可以返鄉團聚之外,許多人還真不知道如何安排較長的假期。所以在採行彈性假期時,應有一些配合措施,來豐富人們的假期生活。

首先要提供充分的資訊,讓大家了解工作與休閒的真義和兩者間的關係,以期有助於人們安排適應不同需要的休閒活動計畫,俾其得以獲致安適、友誼、健康、知識或美感。政府與民間組織要多提供假期活動,讓人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有興趣且合宜的活動參與。

每個人自己也要改變觀念,認識假期的意義,不一定一窩蜂的擠到風景名勝之區,把時間大部分耗費在路上;像下面這些活動,都可以使人身心滿足而感到假期沒有虛度。交換角色:上班的人,可以在假期和操持家務的人交換工作,下廚準備餐飲,會發現做飯做菜是新鮮經驗。合作家務:一家人難得同時有空,可以油漆圍牆,清掃水溝,整理儲藏室,會有一種清新的成就感。拜會師長:尊師重道,問候長輩,可以讓被拜會的人高興,不再感嘆世風日下,自己也可以聆聽教誨,增加美好的經驗。彌補不足:工作生活中,因進步迅速,有許多地方生疏或欠缺能力,可以利用假期學習,減少工作阻力,提高工作能力也升高自信心;從事公益:社會上有許多人需要幫助,有許多事需要人做,奉獻一己的心智勞力,去義務服務,可以貢獻社會,也可以證明自己有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