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食用百合初露頭角

慧玉 |2012.09.01
11437觀看次
字級
百合鱗莖 圖/記者楊慧玉

百合,百合,百年好合。帶著意謂「深長」的名字,與它潔白、清香的形象。戀情中、婚姻裡,總少不了它為男男女女傳遞情意的身影。但百合的好處卻不僅於此,地底下的鱗莖富含養分,並具有療效,集藥用與食用功能於一身,是養生保健的高級食材。

目前台灣主要以生產百合切花為主,市場上所見百合的鱗莖,多是從中國大陸與日本進口。

其中中國進口以「蘭州百合」為主,去年進口量約十三公噸;而日本的「食用百合」,有百分之九十七是從北海道的美瑛進口,每年進口近一‧三公噸。

中國因疫病蟲害檢疫的關係,只能進口鱗片;日本則沒有這方面疑慮,可將整個完整的種球進口台灣,而這也是兩者在市場上主要分辨的方式。此外,兩者價格的落差也將近兩倍,中國每公斤約兩百九十元,日本每公斤約五百三十元。

然而,中國獨占市場的態勢,從今年開始將慢慢有所轉變,國內消費者將有更好的選擇。多年來致力於百合品種選育、栽培技術、種球繁殖等研究的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究有機栽培食用百合終有所成;從今年年中開始,台灣在地生產的有機百合陸續上市,每公斤售價約六百元,不論對消費者或是土地而言,都是福音!

花蓮農改場技佐蔡月夏是台灣唯一研究食用百合的達人,她耗時八年,從上百個品種中找出適合食用、適合在地栽培的品種;又花費兩年時間建立田間管理標準流程。

由於中國與日本品種皆喜好冷涼氣候,不適合在台灣栽培;而原生種「台灣百合」的鱗莖,雖然也有人食用,但帶有苦味,口感較差,因此蔡月夏由國外引進各種不同類型的百合,從中篩選。

有機百合培養一季,約需四至五個月,可於露天或利用設施栽培,栽培過程中,完全不施用化學肥料與農藥,而面對灰黴病及蚜蟲的危害,則利用黃色黏紙誘捕及有機資材防治。

百合雖兼具可賞、可食的經濟效益,卻也有美中不足之處。品種繁多的它,有專供觀賞花卉之用的,也有專供食用鱗莖之用的。當然,後者也有花可賞,可惜的是,農人在栽培管理中,若要收成百合的鱗莖,必須把植株頂部的花蕾摘除,以利其肥大,因此,只能二者擇其一。

剛採收的新鮮百合鱗莖,口感脆但不甜,經過貯藏後,鱗莖內的澱粉會轉化為蔗糖,使口感更加甘甜、鬆脆。若以攝氏兩度貯藏,可放五個月之久,且品質均維持不變;若經乾燥加工處理,則可長期保存,供作中藥材使用。

其營養貯藏器官「鱗莖」據《中國藥膳學》一書記載,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等物質,營養價值高,並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如今,再加上有機栽培,更是為健康加分!

百合食譜

素燴鮮蔬百合

食譜提供/花蓮農改場



材料:

百合鱗片、彩色甜椒、杏鮑菇、小黃瓜

做法:

1.將彩色甜椒、杏鮑菇、小黃瓜切小塊備用。

2. 再將新鮮百合鱗莖剝片後洗淨、泡冷水備用。

3. 熱油鍋,分別將百合鱗片、杏鮑菇、小黃瓜及彩色甜椒放入鍋中拌炒。

4.起鍋前勾芡,加點香油即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