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中秋賞月已有吃餅之習,而且種類繁多,有「棗箍荷葉餅」、「金銀炙焦牡丹餅」、「梅花餅」、「菊花餅」、「芙蓉餅」等花色名目。然而真正有「月餅」一詞之記載者,最早見於南宋文獻。《武林歸事》裡提到各種蒸食的糕餅中,已有「月餅」在列。
有文獻記載呼為月餅者則是從明代開始。《宛署雜記‧民風》云:「士庶家具以是月造面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
清代以來,月餅的材料口味都有新的突破,餅面出現了嫦娥奔月、三潭印月、月宮蟾兔以及福祿壽喜等吉祥圖案,清《燕京歲時記》:「至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蟾兔之形。」
而廣州月餅是大大有名,除了種類多,名稱亦多,且富有詩情畫意,以下輯錄幾家酒坊茶樓月餅名稱如下:
豆蓉素月;蓮蓉素月;
西施酥月;蠔黃夜月;
雲開明月;唐皇燕月;
棗泥香月;冬瓜糕月;
黑麻蓉月;白麻蓉月;
蓮子蓉月;芬芳椒鹽月;
五仁香月;豆沙羅漢月;
五仁鹹月;豆蓮羅漢月;
豆蓉肉月;冰片蓮蓉月;
豆沙肉月;冰片豆蓉月;
蠔鼓肉月;上品栗蓉月;
棗泥貢月;物色皮蛋月;
椰絲肉月;人物五彩月;
冷容酥月;鮮奶杏蓉月;
金銀腿月;蓮子臘腸月;
南如貢月;冰皮五仁月;
銀河夜月;雞蓉磨菇月;
七星伴月;珠圓玉潤月;
杏蓉蜜月;五仁羅漢月;
西湖醉月;銀河秋夜月;
合桃丹鳳月;杭仁蓮蓉月;
金華香腿月;鳳凰西山月;
銀河映秋月;欖仁椰蓉月;
金鳳臘腸月;東坡騰皓月;
金銀叉燒月;杭仁豆蓉月;
玫瑰上甜月;上豆沙肉月;
什錦上鹹月;上品果子月;
雙凰蓮蓉月;珠江同賞月;
珠海團圓月;珠光秋夜月;
拱北光明月;五族共和月;
西湖燕窩月;五彩鳳凰月;
西湖蓮子月;寶鴨穿蓮月;
椰容蛋黃月;鮮味風腸月;
蠔黃貢品月;鮮蓮桂子月。
可真是多不勝數,更如何品嚐每一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