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孩子擁有更好的學習品質,近年來教育政策不斷更新,然而,面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孩子未來要面對的挑戰愈來愈艱巨。
因應時勢的變遷,有許多行業是現在無法預知的,面對急速變遷的時代,自幼就必須培養孩子諸多的能力與習慣,包括數字與語文的基礎能力,也包括主動、自信、責任、堅持等學習態度。有能力加上有正確的態度,以此所奠定的基礎,將是最大的保障,才能輕鬆面對未來無法預知的變化!
三十多年投入教育工作的我,一直認為,要讓孩子具備紮實的基礎,就必須透過學習的過程來建立。
由於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學習速度和吸收能力不盡相同,所以必須針對「個人別能力別」的方式引導個別孩子的學習。依照每個孩子實際的能力狀況,安排適合的學習,使孩子在行有餘力之下建立起自信與學習樂趣。我稱這樣的學習叫做「恰恰好的學習」。
學習若能處在這樣恰恰好的狀態,那麼,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反覆得到的讚美與肯定,就能不斷提升自信,並建立負責任與堅持的學習態度。如此一來,孩子的可能性,就會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展現出來。
每個孩子都擁有無限的潛能,孩子自己本身並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能力?有多大的可能性?它必須透過引導者的引導才能激發出孩子潛在的能力,發揮出真正的實力。在學習過程中,若能依照孩子的個別需求,為孩子規畫適合的學習內容,藉由學習過程的鍛鍊,就能奠定紮實的「能力」與「態度」,為無法預知的時代做好準備。多年來我確信,唯有透過恰恰好的學習狀態,才能一步步的去追求孩子的無限可能!這正是每個教育從業人員,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所不斷追尋的理想。
孩子,是天生的學習家,運用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規畫「恰恰好」的學習內容,就能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出「自學自習」的能力,擁有「自學自習」能力的孩子,在面對挑戰時,能以自身的思考力及探索精神,一步一步找到問題的答案,進而幫助自己邁向成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