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額高腳蛛(Heteropoda pingtungensis ),棲息在全台灣低海拔山區,捕抓各種節肢動物為食。 圖/黃仕傑
文/黃仕傑
這次旅程,目標是位於南投的惠蓀林場,當地海拔由四百五十公尺到二千四百公尺,場區廣大並且有豐富的原始林相。午餐過後,全家由桃園出發,三個小時左右抵達惠蓀林場入口。
兒子興奮地大叫:「爸爸,這邊的樹好多,一定有很多昆蟲對不對?」我回:「對啊!今天吃完晚餐後要觀察昆蟲喔。」兒子聽到後瞪大眼睛說:「要晚上找昆蟲?但是黑黑的,我看不到怎麼辦?」內人學儀將準備好的手電筒拿出來遞給孩子:「這是爸爸特別給你買的手電筒喔!」兒子開心地接過手電筒不停把玩:「我今天一定要跟爸爸找到很多昆蟲。」
選定範圍
夜幕低垂,在餐廳用完晚餐後,兒子迫不及待地取出手電筒,我牽起他的小手緩步走到杜鵑花叢旁:「等一下我們就在這裡活動,你可以找找這裡面有什麼昆蟲。」兒子點頭答應後,開始他的第一次夜間觀察。
這片杜鵑花叢是我每次來惠蓀林場必定觀察的重點,各種金龜子、竹節蟲、蠟蟬、小飛蛾都躲藏在其中,我與內人看著兒子跟著手電筒的光源專心觀察,也好奇他觀察到的第一個物種會是什麼?才一會兒,就聽到小朋友的聲音了,「爸爸你看,這是什麼蟲?牠有好多腳喔!」我與內人探頭過去,原來是一隻蜘蛛正在脫皮。
先數幾隻腳
「這不是昆蟲,這是昆蟲的親戚,叫做蜘蛛,牠們是節肢動物。」兒子問說:「但是牠長得很像蟲啊,為什麼不是昆蟲?」我指著旁邊他沒看到的金龜子說:「你數數看這隻金龜子有幾隻腳?」兒子轉頭過去數了數:「牠有六隻腳。」我問:「那你再看看蜘蛛有幾隻腳?」兒子又回頭算了一次:「爸爸,蜘蛛有八隻腳耶。」
「昆蟲一定是六隻腳,這樣你記住了嗎?」我說。「那下次我看到奇怪的蟲,就先數數看有幾隻腳,這樣就知道牠是不是昆蟲了。」「對!觀察生態有各種方法,你要記好喔!」看著兒子因觀察生態學到整理、歸納新知識,深感孩子的學習力確實不容小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