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翅有威嚇敵人的意味。
圖/黃仕傑
「蠟蟬」顧名思義是指身上有蠟的蟬,但是此蟬非比一般常見的蟬,這是一種色彩美麗卻不會鳴叫的蟬,而且還有著變身魔法的青黑蠟蟬。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賞蟲好友廖智安大哥,在二○○九年十一月帶我去了一個新北市的祕密花園,本來想這不過是個低海拔的雜木林,經過整理後有羽球場、桌球場,還有兒童可以嬉戲的設施。心想這樣的人工環境,那會有什麼特別的昆蟲?跟著廖大哥的腳步,來到幾棵約五、六公尺高的樹前面,當我還在打量這是什麼樹的同時,廖大哥冷不防地大叫一聲:「找到了!」循著他的手指方向望去,果然看見橫枝上有著三兩成群的青黑蠟蟬在吸食樹液。我之前就看過青黑蠟蟬,但都是零星的個體,這還是第一次看到整個生態群落。
二○一○年七月又與廖大哥約好要看青黑蠟蟬,我的心中滿是期待,為著即將見到老朋友。只是到了現場後發現,樹上沒有青黑蠟蟬,但是有另一種翅膀為鮮紅色的紅翅蠟蟬。在藍天與綠葉的背景襯托下,這紅翅蠟蟬看起來更是亮眼,讓我不自覺地多按了好幾下快門,也留下了愉快的回憶。
當年九月分帶著朋友再次造訪這蠟蟬的棲地。雖說紅翅蠟蟬還是一樣棲息在樹上,但總覺得顏色較為暗沉,也許是已羽化有段時間的成蟲吧,我心裡如是想著。後來又看到像是綠色的個體,但是內翅是藍色的,這時我內心的疑惑通通跑出來了,到底是同一種還是不同種?至於牠為什麼會有這些顏色的變化,我個人認為也許是所謂的婚姻色,也就是當蟲體成熟可以交配後,所展現出來的顏色,昆蟲體型及花紋色彩的千變萬化,真是讓我們嘆為觀止。
青黑蠟蟬小檔案
˙分類:半翅目(同翅目)
蠟蟬科
˙中文名:青黑蠟蟬
˙學名:Fulgora watanabei
˙生態環境:低海拔雜木林
˙體長:1.5至2.5 公分
˙口器:刺吸式口器
˙食性: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