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研發家用機器人
登門收垃圾
愈來愈尖端的機器人裝置曾經只存在於科幻小說情節,但現在卻在真實世界裡爭取與人類共生的一席之地。
在義大利聖安娜大學,由人腦控制的生物手臂或是能讓搜救人員在地震後搬起瓦礫的機械肢,只是部分發展中的未來創新發明。
聖安娜大學生物機械系主任達瑞歐教授表示:「我們的構想是,把在工廠裡顯現出價值的機器人改造成家用機器,讓它們與人類共同生活。」
這所大學坐落在托斯卡尼歷史古城比薩,可說是點子製造機。這所大學研究人員致力於範圍廣泛的計畫,包括能登門蒐集回收的機器人、能減緩老化影響的番茄,以及為了協助全球容易淹水地區而研發的能在水中存活的植物。
契倫可夫望遠鏡
啟動運作
科學家宣布,體積大如2座草地網球場的全球最大「契倫可夫」望遠鏡(Cherenkov),已開始自非洲納米比亞的基地捕捉宇宙射線。
重達600噸、擁有28公尺寬鏡面的契倫可夫望遠鏡,將自高能量伽瑪射線,觀察宇宙最強烈與極端的現象。
科學家文森指出,契倫可夫「不僅擁有這類望遠鏡中最大的鏡面區,而且與較小型的望遠鏡相較,能以每處天空區高出逾4倍的像素,空前解讀大量影像」。
這具名為契倫可夫HESS-II的望遠鏡,位於納米比亞首都溫厚克西方約100公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