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佛光青年團印度公益旅行,在菩提迦耶一所孤兒院裡,由佛光青年教孩子們畫佛陀紀念館的大佛及佛塔,色彩繽紛,濃濃印度味。圖/記者妙熙
【記者妙熙菩提迦耶報導】編按:國際佛光會中華佛光青年總團,舉辦青年國際人道關懷活動有年,第四屆印度公益旅行由《人間福報》副總編輯妙熙法師帶隊,來自香港、馬來西亞和台灣的十二位青年,自七月二十一日起,在印度進行三周義工服務,活動內容今起不定期刊出。
【記者妙熙菩提迦耶報導】「洗刷刷、洗刷刷…,小朋友跟上我們喔!」三十位印度孤兒院的孩子,轉動著圓圓的眼珠,在黑皮膚下顯得特別明亮。在歌聲中,隨著參加印度公益旅行的佛光青年們展開在印度第一場的三好生活營。
這所孤兒院由來自巴基斯坦的Shri Vinoba Bave 所創辦的SamanveyAshram組織所籌建,他原在巴基斯坦從事慈善服務,後來到印度從商,看見許多貧困孩子,居家髒亂、有一餐沒一餐,才發現還有比巴國更窮苦的人,於是發心來辦孤兒院。
剛開始,他將從商賺來的錢買了五千公頃的土地,布施給三千個窮人家庭,透過農耕改善生活。後來發現這並不能真正幫助他們,必須要透過教育從根救起。憑著這份心,四處募款,感動一位修行人捐一塊位於菩提迦耶正覺大塔旁的土地,讓他辦孤兒院。除了孤兒院,他還募款給有眼疾的窮人開刀,至今已有三萬人受益。
在佛光山印度佛學院院長妙如法師接洽下,十二位佛光青年首度來此辦三好生活營。剛開始孩子們顯得有些羞澀,肢體動作也跟不上大哥哥、大姐姐們,只會簡單的擺手、扭腰。透過畢業於叢林學院印度籍的執事本一師姐現場翻譯,拉近彼此距離,笑容也逐漸展開了。
熱舞過後,佛光青年拿出彩筆和佛陀紀念館的描圖紙,將孩子們分成七小組,就在教室外的走廊上席地而坐畫圖。
孩子們用色大膽,女孩喜歡粉紅與橘色;男孩多用青綠和藍色,年紀較小的孩子對不準畫線,就在畫紙旁隨意塗鴉。青年之一林禾穗說:雖然語言不通,但從孩子們眼神中,感受得到學習的渴望,不由自主地便抓起小手,教他們畫畫。
最後,大家脫下鞋子在教室裡圍成一個大圈圈,大手牽小手玩遊戲,以〈兩隻老虎〉曲調唱著印度文的三好歌─「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院裡的孩子們為表達感謝,也唱了一首印度祈禱文童謠─「願你們遠離煩惱,沒有痛苦,永遠祝福你們。」歌聲像漣漪般,這一刻在青年心中蕩漾著滿滿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