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對道德教育冷漠,是淡定還是無知?

林火旺 (台大哲學系教授) |2012.07.26
1513觀看次
字級

林益世事件發生後,我曾在報紙撰文,強調品德教育才是防治貪腐的治本之道,讀者的反應極為冷淡;隨後該文經大陸的《南方周末報》稍加修改後轉載,卻引發大陸讀者強烈的批判,他們不是指責我無知,就是說我是貪腐集團的打手,他們認為制度才是最重要的,而談道德教育正是迎合掌權者的脾胃,因為掌權者天天都在喊品德教育,實際上卻是說一套做一套。

由於大陸讀者不知道我是台灣人,其實台灣不論行政立法部門或政黨間的監督制衡或廉政署的設計,都是防止貪腐的機制,所以林益世事件凸顯的不是沒有制度,而是制度的不足。中國大陸沒有真正的反對黨,監督機制付之闕如,大陸人民殷切期待制度,因此讀者的反彈我可以理解,然而台灣社會對品德教育的冷漠卻令我不安。

我仔細觀察台灣在林益世事件發生以後,媒體輿論除了批評、對事件情節捕風捉影之外,很少有人重視根源性的道德教育問題。雖然馬英九總統信誓旦旦不讓這樣的事情再發生,但是他如何保證政務官的品德?其實以台灣目前社會功利主義盛行,馬總統的保證似乎是一廂情願,因為台灣社會熱中政治的人,絕大多數不是為名就是為利,「為人民」通常只是選舉的口號,而名利心重的人一旦擁有了權位,很難抵擋誘惑。不是這些人比社會上一般人壞,而是他們的環境使然。

七月中我應邀到廣州中山大學,參與倫理學名家論壇,我談的主題是《聖人與道德運氣》,其中提到「環境運氣」概念,可以用來說明上述的論點。許多人在批評官員貪腐時疾顏厲色,甚至對貪汙這件事痛心疾首,但是批評者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在同樣的位子、擁有同樣的權勢,會不會和他一樣?」就像去年發生在廣州佛山的小悅悅事件,如果你是路過的旁觀者,你會不會和那十八個被罵到體無完膚的路人一樣,視而不見?納粹德國時期,許多人忌憚於納粹的凶殘而忍氣吞聲,對猶太人的苦難冷血旁觀,如果你出生在納粹時期的德國,你會不會和這些人一樣,不顧正義、勇敢的道德呼喚而苟且偷生?

你沒有得到貪官的罵名也許是運氣好,因為你當不了官 ;你沒有被罵懦弱是運氣好,因為你沒有出生在納粹德國;沒有人指責你「沒良心」也是運氣,因為你正好不在小悅悅車禍的現場。這樣說不是主張貪汙無罪、見死不救不該被罵,而是我們在批評別人不道德時,應該深究問題的根源,否則把一位貪官拉下馬,換上去的可能另一個貪官。

貪官不是當了官才貪,一個平常就偷雞摸狗的人,當了官自然變成貪官;如果功利價值觀瀰漫整個社會,要找到不貪的官反而比較難,所以問題的癥結不是貪官,而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制度是外在制裁,如果人們的起心動念是邪惡的,再完善的監督機制也無法弊絕風清,實際社會中不只有官商勾結,也有官官相護,如果林益世對陳啟祥的需索不是逾越了恐怖平衡點,他現在應該是逍遙法外、仍然頤指氣使。因此杜絕貪腐不只需要外在制裁,還需要培養內在的良心制裁,只有導正功利價值觀,才能淨化貪腐賴以滋長的土壤,這不靠道德教育要靠什麼?

在一個以經濟發展為主流價值的社會,人民對於「以道德教育根治貪腐」的說法表現淡定,似乎是合理的,但卻令我憂心:因為這顯示人們不自覺自己的價值觀是「林益世們」的幫兇;這也顯示我們和大陸人民的思考深度,停留在同一個層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