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體有兩則廟宇借現鈔給信眾的新聞,因為「有借有還」,另外一家報紙提到這是引以為傲的「全球第一!台灣九成民眾不欠卡債」。經過電子媒體一再播報,相信有更多視閱聽人會與筆者一樣感慨萬千。
這兩大廟雖然來者不拒的「放款」,借出去的錢,都沒有不還本的結果,甚至還有利息回饋,大多數的「貸款者」都守誠信,或許是因為「舉頭三尺有神明」關係吧!
回到現實生活中,一般民眾與金融機關間的信貸,雖然有法律的壓力,但還是有人被行庫提起訴訟後,仍賴帳到底。兩相對照,大家啥時能以敬神心態對現實生活中的借貸?
另外,雖然這幾年有「卡奴」的風波,尼爾森一份最新調查顯示,將近九成台灣民眾,每個月都會結清所有信用卡費用,比率高居全球第一,堪稱「最不想欠錢的國民」。
這又證明國人表達誠意了,雖然相關法律屬於告訴乃論的「民事訴訟」層次,但是願意將「先享受後付款」的結清銀行代為支付的費用,讓接下來的「合作」長長久久。
筆者認為這又是與向竹山紫南宮與金山財神廟的借錢「不敢賴」的誠意相互輝映,值得繼續加油、共勉。
林泉利 (台北市/國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