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宜蘭訊】宜蘭大學電子工程系因應教育部「縮減城鄉數位落差計畫」,九十五年開始成立「噶瑪蘭資訊志工團隊」與三星鄉圖書館合作,除了建構網路銷售平台之外,也個別教導農民使用電腦網路。
「每個農作物背後都有一個農民獨特的故事。」宜蘭大學電子工程系二年級吳建霖說,農民付出心血培養農作物,但是先天資訊弱勢,農民的故事不容易分享,因此決定加入資訊義工隊,幫助農民學習數位化。
宜蘭大學電子工程系學生昨天在教授張介仁帶領下,共有十二人帶著筆電與農作物分別在宜蘭、羅東火車站擺攤推廣「三星鄉農民部落格」,讓農民的作物與故事,藉數位科技跨越城鄉差距。
三星鄉圖書館管理員林蕙蘭表示,自九十五年開始,宜大的噶瑪蘭資訊團隊開始運用館內的「數位中心」,一對一指導農民學習網路,讓農民熟悉更新部落格圖片與簡單的文案,讓消費者購買農產品時,也可以清潔地了解農產品成長背後的農民心血。
「農作物數位化,不只農民抗拒,義工也很頭大。」林蕙蘭說,農民年紀偏高,學習數位化有難度,但是經過一個學期的指導,有些人也會簡單上網更新資訊,速度雖然緩慢,但是希望讓「傳統農民」進化成「科技農民」。
不過由於收穫農忙時,許多農民騰不出時間與精力上網,林蕙蘭希望不只農民前來學習數位化,家中如果有年輕子女也可以一起上課,讓網路另一端的消費者,同步接收作物採收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