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嘉義縣大林鎮鬧區約六公里,有一個偏僻的小眷村——社團新村,就像散布在台灣各地的眷村一般,半個世紀以來,眷村人以偏僻的小眷村為舞台,演出一齣齣充滿悲歡離合的人生劇場。
悠悠半個世紀消逝,從年輕小伙子變成白髮老頭兒;從妙齡俏女郎變成銀髮老奶奶,走過滄桑歲月,眷村每個家庭都有一篇篇血淚交織的故事。
「眷村改建條例」通過立法後,全台各地的老舊眷村拆除殆盡,嶄新的高樓大廈取代了破舊的低矮房舍,房子變大啦、環境變好了、交通方便了…,但總覺少了些眷村味!
民國九十二年(二○○三年),社團新村所有住戶遷至嘉義市精忠新城。自此沒有了眷村第一代老邁的身影、蹣跚的步伐,社團新村走下歷史舞台。
編按——眷村匯集了許多來自中國大陸不同省分的人事物,包括語言、風俗、穿著和飲食,相較於早期台灣的村落,更突顯了它多樣性的風貌;而今隨著眷村改建,獨特的眷村文化也在一點一滴消失。本版即日起,以情繫眷村、金戈鐵馬、關關雎鳩、瓜瓞綿綿、青青校樹、投筆從戎六大單元,每天帶領大家回味三○至六○年代的眷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