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賴台生
也許因為國共對峙,戰爭陰影籠罩;也許是受到「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傳統觀念影響,民國五、六十年代,有意願就讀軍校的本省籍同胞並不多,當時,三軍官校、政戰學校、國防醫學院等軍事院校,幾乎全是所謂的「外省人」就讀,且多數都是眷村子女。
而大多數隨軍隊來台的「眷村人」,只依靠軍人微薄薪水度日,隨著孩子一個個出生、讀書,生活十分清苦,加上從小受到慷慨激昂的愛國歌曲影響,許多眷村第二代子女毅然投筆從戎,就讀陸、海、空三軍官校、專修班、警官學校、財經學校、政戰學校、中正理工學院、國防醫學院者比比皆是。
三軍官校、政戰學校各有畢挺的軍服,軍校生個個英姿煥發,不但羨煞村中男孩,也是女孩心儀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