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服裝與場域

 |2012.07.22
1559觀看次
字級

法國區域平等及住宅部長杜芙洛女士,穿花洋裝到國會備詢,遭到噓聲。一名議員表示,「或許她穿這件洋裝,是不想要我們聽她到底說了什麼。」輿論質疑國會太男性中心,有性別意識。

學者麥錫爾則從「場合與服裝」角度看問題。他說,國會對男性有服裝規範,必須繫領帶或戴領結。前文化部長賈克郎曾因穿立領襯衫、沒繫領帶,被拒於議事堂外。國會沒有規定女性服裝,但「部分議員心態保守,認為杜芙洛的服裝太過春天氣息,身為部長,應有符合身分的嚴肅穿著。」

杜芙洛第一次出席內閣會議時,穿牛仔褲,被指不夠莊重,正與文化部長龍應台相同,她第一次到立法院備詢,穿及膝短褲與球鞋,也被批評不尊重立院。杜芙洛曾任城市規畫師,在建築和營造業工作時,從未遇過類似情況。這不僅是「場合與服裝」問題,更涉及「場域」思考。城市規畫師出入工地適合穿牛仔褲、球鞋,出席會議時則可能穿西裝、套裝;女性主管若穿花洋裝,也不會遭非難。但民間「商業場域」畢竟不同「政治場域」。

場域是由成員按特定邏輯而共同形成的,如美學場域、法律場域、宗教場域、政治場域、文化場域、教育場域,有各自的符號和策略。國會被批評過於保守,在於議事的「過於嚴肅」。杜芙洛縱然想帶來「春天氣息」,幅度也不宜太大;譬如希拉蕊、梅克爾都穿單色套裝,但已突破黑色、鐵灰色傳統,而出現鮮紅、亮藍、豔黃,在男性深色西裝中成為亮點。

社會有各種場域,場域多樣化是社會分化的結果。屏東小琉球成熱門觀光景點,常有女性遊客穿著清涼,甚至比基尼穿上街,遭居民反彈,要求穿多一點。相對墾丁「春吶」音樂會短暫的特定場域,小琉球是「日常生活」的「鄉村場域」,自然有它服裝的「保守策略」。

歐美的歌劇院都要求穿正式服裝,高級俱樂部、餐廳亦同;豪華郵輪有「船長之夜」,船長與遊客共進晚餐,也要求穿正式服裝。這都是場域邏輯,代表高尚優雅的概念,也是「圈內人」的認同。

全球調查顯示,歐洲人職場穿著最休閒,僅兩成七穿西裝或正式服裝。但四成受訪者認為,穿休閒服的員工永遠無法晉升高階主管。研究者分析指出:「顯然全世界普遍的情況是依照職位的高低穿著,而非依照個人喜好。」

場域理論源自社會心理學,是關於行為的概念模式,指人的每個行動均被所在場域影響,場域並非單指物理環境,也包括人的心理及相連因素。在炎熱非洲,許多人光著上身,政府高官卻穿西裝,是「階級場域」的外顯。

看場合穿衣服,是自我和環境相遇的調和。議員與部長是高職位者,所談議題屬嚴肅國政,穿花洋裝,彷彿把國會殿堂當成花園酒會;穿短褲球鞋,又彷彿參加溫布頓網球賽。而歐美運動員下場,集體行動時,反而都穿全套西裝,表現一種「整體動力觀」。

從「小我」私領域與「大我」公領域的分野來看,任何場域都會有異類者,「整體動力觀」也許被認為太保守,卻有其結構與功能的意義,這與男性中心或性別意識,應無關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