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書香─人間佛教讀書會的故事》是側重於以人寫事,通過描寫讀書會的推動中活生生的人物,來再現他們在參與過程裡,讀書會如何扮演「化解人我疏離關係」的角色,及大師對「生活書香化」全球同步推展的期許。
作者宋芳綺,曾任記者、編輯、電視節目主持人,現為幼兒教育工作者,獲佛光文學獎等殊榮。此書的創作智慧蘊含著豐富的社會寫實,皆非時下的人文故事、傳奇題材或神魔故事所能包容;書中的智慧在於突破傳統人文描寫的窠臼,改以實地觀察到的存在來呈現,更注意收集到各地讀書會的所見所聞,能詳實以保持敘述風格的統一,所以境界全新。
如同星雲大師在書中所述:「我們有讀書的種子,有讀書人,文化就會不斷地發揚光大,永遠在世界上熠熠生輝。」通過各地的讀書會,這一個社會活力的細胞,宋芳綺描寫出許多世道人心及溫情的一面。其中的故事取材於實地採訪的經驗,將一個個讀書會成立的感人故事貫穿於故事中不斷湧現的情節出現。然而,世上的生存與死亡、歡喜與悲傷、希望與失望、幸福與災……猶如天上人間,形成極為鮮明的對比。但,如何在讀友的分享與痛苦間,啟發出敢於主宰自己的命運,走出自己的路?
從創作學角度看,只有積極培訓更多的讀書會領導人加入義工的行列,讓經驗交流先取得彼此的信任,讓讀書會成立的後面的情節,儘管是波瀾不斷,最後總能因應需求而開拓下去。
普及與深化
從縱的方向來看,「人間佛教讀書會」迄今十周年來,已深耕在臺灣及海內外二千多個角落,且透過與「天下遠見讀書俱樂部」共同結盟,對當代社會的教化意涵已不可言喻、無可比擬。作者寫出了從山巔到海邊、從童顏到白髮、從閱讀經典到電影讀書會等等紀事,也寫出了活動中的具體的人與事;她更藝術性地把握故事中人物的心靈,陳述他們心靈提昇的前後過程。因此覺培法師在書中感性地指出:「每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記載著讀書會存在的真義。」
從橫的方向來看,作者在書中的結構安排方面、創作運思方面,以及所表現的真善美啟迪方面等等,特別是對讀書會的深刻認識早已明確,都無不顯示了作者的巧慧。它借讀友故事思考著人的心性,思考著人的信仰、意志與生命力,使「建立團體的共同願景」成了讀友精神力量的支點。
「讀悟一點緣,讀懂一顆心」,理所當然是閱讀中的精髓。而星雲大師在推動讀書會的背後,有著一股砥礪、快樂的精神情調。因為閱讀的世界是自由的、豐足的,且有無限發展的潛力與想像的空間;而讀書會的存在只有在逐漸產生了一個文化,在宗教精神的觀照下,透過書香結盟才能得到落實全民閱讀風氣提昇的集中體現。
書香如雲水
書中香林國小校長所說:「書車的到來,帶來的不僅是書香,更帶來一份外界的關懷與祝福。」有多少次,「雲水書坊」在大師的指導下,無畏艱鉅而巡迴於各地的校園、為社區服務著?這行動圖書館目前共有六部書車,每部書車可裝載三千多冊書籍,正默默地將書香傳送各地;再以自我勉勵的方式,一步一腳印,尋找閱讀普及精神的認同。這個起點源於大師的思維,他認為:「因為讀書可以改變了我的人生。」這句話也啟迪無數個佛弟子的願力與禪心,當所有追隨者讀書的種子如江河奔流入大海時,目標其實一致,惟一重要的是閱讀深度和閱讀質地。
至於讀書會的聚點,那是溫暖和百感交集的因緣所在。無論是研讀佛教經典或是一群老菩薩的學習,或是兒童的齊聲朗誦聲或齊到世界各地去旅遊、聽講,「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總是積極去策畫一次次活動,以書香浸潤人心;企圖為人民注入更多的知識與養分。
目前讀書會的類型包括:藝文讀書會、社區讀書會、班級讀書會、兒童讀書會、鐵窗外春天(監獄)讀書會、雲水讀書會、電影讀書會等已形成十餘種之多。而其中,無論是帶領人與讀友間對話,或如何擺脫憂鬱症的困擾等,這些故事也體現出了作者所傾聽到的、勇於走出自我的一種生命節奏。《生活有書香》無疑已成為推展讀書會集大成式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