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兩岸搭台競開華裔會議

 |2006.10.01
361觀看次
字級

第二十五屆世界華商經貿會議於明天起一連四天在台北舉行,將有來自全球各地數百位華商領袖菁英與會,會議安排了「掌握全球商機,攻略國際市場」、「發展品牌成功經驗」、「結合華商布局全球成功案例分享」、「投資台灣」、「台灣服務業發展商機」、「兩岸經貿關係及投資利基分析」等專題演講,以及考察南港軟體生技園區、鶯歌陶瓷博物館、三峽老街和東方石雕藝術之宮祖師廟等產業文化。適逢政府將「投資台灣」的口號高唱入雲,並全力推動台商「鮭魚返鄉」之際,這項盛會能否發揮預期效果備受工商界矚目。

一九六三年,日本華商貿易公會在東京主辦首屆「亞洲華商國際貿易交誼會」,逐漸擴大為世界華商貿易會議,輪流在台北和海外舉行,四十多年來,由於全球華商精誠合作,政府大力輔導支持,已經累積豐碩成果,也帶動了華人經濟圈的茁壯。
近年來,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崛起,以相對低廉的生產成本和龐大的消費市場吸引國際企業爭相進駐,語言和生活習慣相同的華商更是趨之若鶩。中國大陸各省市主辦的交易會、商展等對外經貿活動輪番上場,海外客商絡繹不絕,也讓台灣在兩岸經貿競爭中愈來愈吃力。以全球華商經貿會議而言,由中國和港澳特區政府支持的「二○○六國際華商經貿會議」,就搶在台北之前,於九月底在澳門熱鬧舉行,互別苗頭的意味不言可喻。

兩岸政府競開世界華商經貿會議,搭台唱戲當然希望自己的場子比對方熱鬧。澳門的「二○○六國際華商經貿會議」張開雙手歡迎兩岸四地和海外華商共襄盛舉,台北的第二十五屆世界華商經貿會議則未主動爭取大陸企業組團參加,「世界」少了這一大塊,氣勢難免打了折扣,未來似應思考更佳策略。

其實,經貿畢竟不是政治。敵對的國家可能長期冷戰對峙,甚至兵戎相見或不惜玉石俱焚。經濟貿易交流則是講求互通有無,商業往來以和為貴,任何爭端糾紛,寧可透過不斷地磋商談判化解,尋求利益最大、成本最小的解決途徑,雙方有所堅持,也必須退讓,有捨有得,能夠達成互利雙贏者最後成為長期合作對象,企圖通吃的贏家通常不會得到下次交易的機會,因此很少陷入零和的僵局。

兩岸港澳四地各有所長。台灣政治民主、社會自由,高等教育普及,人民充滿創新活力,彈性生產,迅速交貨的全球運籌能力,深受國際買主信賴;香港是亞洲金融中心,華人企業籌資重鎮;澳門近年來實施低稅負政策,加上博彩業蓬勃發展,成為耀眼的機會之港;中國大陸則兼具生產和市場優勢,成長潛力深受國際矚目。若能發揮互補,必可同蒙其利。

兩岸投資、貿易極為密切。從一九九一年到今年八月,經濟部核准台商投資大陸的金額累積五百一十八億五千萬美元,加上台商透過第三地轉到大陸的投資,以及在大陸的盈餘留在當地再投資,美國推測總額已超過二千八百億美元。同一期間,台灣對大陸(含香港)的貿易順差更高達四千四百多億美元,是台灣外貿總順差的兩倍多。若無對大陸的順差挹注,台灣早成為逆差國。

六年來若非出口榮景支撐,台灣經濟情勢恐更為不堪。兩岸經貿總帳,台灣明顯獲利,無奈政治凌駕經濟,經貿政策長期被狹隘的意識形態綁架,以致自綁手腳,貽誤良機。華商行走全球,心知肚明,豈敢輕易下注台灣。政府若能利用此次世界華商齊聚台灣機會,提出開創性號召,或可稍扳回傾斜的局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