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溪州三學童溺死案,緣起於因種稻利潤不高,有些農民便「棄稻挖泥」,利潤反而好。而利潤好卻潛藏著危機,但農民能預知嗎?政府有預防嗎?還有農業的困境政府看到了嗎?有提出一套因應方式,讓農民只要辛勤耕耘,必有收益,而願意將農田農用嗎?
近幾年來,政府的農業政策不外是災害救助與老農年金兩項,對於農業生產與市場機能則毫無章法。農民基於對土地的感情,又不忍令其荒廢,面對綠油油的景象,卻是心茫茫然;反而寄望颱風豪雨可以申報災害,領取救助金;選舉到了,看哪個政黨加碼年金最多。所以農民關心的不是豐收與否,而是天災與年金。
有些農民窮則變,例如將農地「挖池儲泥」,不偷不搶不騙,濁水溪溪水所含的泥沙也是自然資源,引進田地沉澱,清水再放流,又能達到疏浚溝渠的功能,只要不發生意外,誰說不宜?
犧牲了三位學童寶貴生命,換來的若只是處罰農地主人,那是政府的顢頇、是政府的卸責,趕快亡羊補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