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根據司法院統計,每年有近四千名「小腳丫」等待收出養,民間「私下收出養」的比例占整體七成,只有三成透過機構媒合,為避免私下販嬰、損害原生家庭與出養童權益的情形發生,勵馨基金會鼓勵國人透過合法機構收養、助養、小額捐款,讓小生命找到有愛的家庭。
內政部兒童局長張秀鴛也指出,「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新法今年六月正式上路,未來收養僅限於旁系血親六親等以內,或旁系姻親五親等以內者,其他都應透過合法的非營利機構媒合。
但私下收出養的比例卻高過機構媒合,勵馨基金會擔心沒有採取專業收養方式,對孩子與原生家庭都存在風險。養父母未告知孩子身世的「祕密出養」,可能會使親生父母失落、出養兒未來得知真相也難以適應。
支持收出養服務的藝人陳美鳳就證實,當養父母離婚、她被送回原生家庭時,才知自己是被收養的,那時花很長時間調適,「當時沒有合法的媒合機構提供服務,若非生母說過:『生的請一邊,養的大如天』,不會在養母過世後,還把養父接到家裡一起住。」漸漸的她也感受到生母送養時的無奈與不捨。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表示,合法機構在收出養媒合服務上,重視雙方和孩子的需求,包括收出養後的陪伴、尊重父母的選擇,提供經濟或生活上的協助,追蹤孩子的適應狀況,協助出養父母面對與孩子分離、失落的情緒,甚至幫助原生家庭了解孩子的成長情形。
過去國內收出養的資源不足,多數孩子只能出養到國外,讓台灣有了「孩子的輸出國」名號,被列為全球第六名出養國,張秀鴛認為,國人應幫助生命傳承,讓小腳丫留在台灣!雖然新法上路,政府人力、物力、預算資源仍不足,她期待更多民眾支持合法收出養的媒合機構。助養專線:(○二)六六三七三八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