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人弘法到印尼 山區播菩提種

人間社記者陳彩鳳中爪哇報導 |2012.07.06
1476觀看次
字級
東爪哇慕塔占回教學校高中生與佛光青年於婆羅浮屠合影。圖/東禪佛教學院提供非報系

【人間社記者陳彩鳳中爪哇報導】新馬佛光山總住持覺誠法師,上月下旬率團行腳印尼中爪哇荒僻山區,走訪九間位於天猛公村(Temenggung)的佛教精舍,從虔誠禮敬三寶和悠揚的梵唄音聲,看見佛教千百年來歷史傳承,生生不息的力量。

九名來自台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佛光青年,與國際佛光會雅加達的籌備會會員和三寶壟(Semarang)菩提達摩精舍學生,透過田野調查,深入民間,探訪村民沿襲佛教信仰的因緣,從而了解老、中、青三代日常修行所需。

每到一處,覺誠法師、國際佛光會中華佛光青年總團執行長妙凡法師、馬來西亞佛光文化出版社執行長如昇法師和檳城佛光學舍監寺妙森法師均與村民接心,走進村中的精舍彷彿回家,大殿有莊嚴的佛陀聖像,村民各以梵文、華文和爪哇文諷誦《心經》、《大悲咒》、《爐香讚》、《皈依文》、《回向文》,村民呈獻的兩首印尼佛曲〈滿者伯夷與室利佛逝〉和〈聖潔的佛誕夜〉,深深觸動人心;法師和佛光青年則回贈華文版《心經》及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

天猛公村總人口十萬人,約一萬五千名佛教徒散居於八十個聚落,九成五的人務農維生、每月收入少於美金五十元。村民不忍佛教日漸式微,點滴匯聚建設精舍、護持佛堂,並自發性地組織共修會,每周一次輪流到各家祈福,加強凝聚力,與佛友精進學佛行佛、同心向善。

然而,心心繫念佛陀的村民正法難聞、明師難遇,必須面對先天不足,後天又因教會學校以宗教為入學條件,以及國家制定結髮夫妻必須持相同信仰的兩大改教威脅,長輩頗感憂心,殷切期望佛光山法師指導,堅定大眾的學佛信念,力保後輩對佛教信仰的追求。

法師讚歎天猛公村如人間淨土,過去一千三百多年來,哪怕深居偏僻山區,依然完整傳承佛法智慧,竭力把佛教信仰留給後輩子孫;同時,亦簡述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提倡的「三好四給五和」、創建完整的教育體系及興建佛陀紀念館的理念,讓村民認識佛光山,並鼓勵家長送孩子赴台灣升學或前往佛光山參觀。

天猛公村逾萬名佛教徒,求法若渴、求師心切的音聲傳至遠在台灣高雄的佛光山,近兩年三度派員深入當地考察,透過文字和影像宣揚天猛公村動人的佛教歷史,更待未來集合僧信力量,法脈相承,燈燈相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