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北市教育局舉辦第十四期國中小候用校長訓練,希望讓校長們在四天三夜的研習中,有機會思考如何將童軍三大精神,小隊制度、徽章制度和榮譽制度運用在校務經營上。
讀完報導,感慨良多。之所以感慨,是因為我服務的學校,明確的在日前的期末「課程發展委員會」上表示,因童軍師資聘用不易,童軍課程只要融入綜合領域核心素養及能力指標,沒有開課並無不可,故宣告新學年童軍課正式走入歷史。
童軍課消失,應非本校獨有現象,因為校方表示,許多學校都是由其他科老師配課上,所以學校也希望課發會委員思考,多出的一節課是否給英文老師開設英文閱讀、指導學生準備英檢或者其他特色發展課程。
看來童軍課消失,師資問題並非主因。因為若是師資問題,應針對師資問題著手,各校理應積極向教育當局反映,開設課程培養師資,而非以師資問題為理由,將該課程挪做他用。究其原因,應在於童軍課為非升學科目,無助於學生的升學考試。
我喜歡登山、露營、接近大自然,從事戶外活動興趣的啟發,受童軍老師影響甚巨。感謝童軍老師的教導,國中三年在童軍課學會搭帳篷、無具炊事、野外求生、方位辨識、繩結等,這些生活的能力至今依然受用,更為我帶來非常多的生活樂趣。
在課發會上,力陳童軍課的重要及對學生未來的影響,終不敵學校的政策。教育工作者、家長應將眼光放遠,孩子要面對的未來無限寬廣,我們是否剝奪了他們學習如何生活的機會?我們是否帶領他們跳脫生活現場,離真實的生活愈來愈遠?
李向前(新北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