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讀國小時,故鄉屏東市區每逢大雨一來,經常水淹至小腿處。直到國中後,再也不淹水了,仔細探究原因,發現每年雨季前,屏東市公所都會加派人手清理水溝,讓垃圾不再堵住水溝,這樣的動作一直持續,直到目前歷經三十年了,從此未聽到住家附近淹水。
泰利颱風襲台前,馬英九總統到新北市板橋區視察水利署淡水河流域水情中心,提起他在台北市長任內,就是因為有「防水閘門」的關係,讓災情影響範圍降低,因此有意鼓勵民眾購置防水閘門,由中央政府補助一半經費,來改善災情。
使用防水閘門只能治標,絕非萬靈丹。真要治本,應該是改善各縣市防汛設計,與平日溝渠的清理。
拿筆者目前住的汐止為例,員山子分洪道興建前逢雨必淹,興建後改善了淹水狀況。此外,主要道路幾乎都開挖埋設大口徑的排水涵管,降低嚴重水患發生。
去年,馬總統在屏東林邊視察水患,才說自己撥款整治,讓林邊淹水改善許多,怎麼如今反而本末倒置了呢?黃瑞麟(新北市/ 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