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高希均(左起)、哈佛大學名譽教授傅高義、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王力行、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暨國際關係專家蘇起與會。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記者李祖翔大樹報導】第一屆「星雲人文世界論壇」創辦會昨於高雄佛陀紀念館大覺堂登場,主辦單位為國際佛光會及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哈佛大學名譽教授傅高義、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蘇起出席,行政院政務委員楊秋興、苗栗縣縣長劉政鴻、立委許添財、中國鋼鐵董事長鄒若齊與星洲日報集團總編輯蕭依釗等兩千餘海內外企業及學術界領袖代表與會。
總統馬英九賀電指出「人文論壇能弘揚大師與高希均智慧創新的理念,豐富國人優質內涵。」聯合國首位環保藝術大師袁熙坤致贈國禮級雕塑作品─鑲嵌嫦娥舍利的「女媧補天」給佛光山,象徵人類文明與和平融合的偉大意義,為論壇畫下完美的句點。
高希均:領先要創新,創新得改革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高希均表示,論壇的目的在融合人間佛教與人文世界,大師常說的「人間佛教即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一切增進人間善的;人間佛教可以給人力量、希望、方便,強調包容、奉獻、捨得、無我的精神。」而人文世界指理性探討、求知等,執行起來就是仁愛、公平與正義,和人間佛教不謀而合,正好可以相乘,產生更大影響。
對於台灣現況,高希均認為,台灣擁有很好的居住環境,但在國際競爭激烈的背景下,企業不可不賺錢,經濟不可不成長,成長不可不領先,領先一定要靠創新,要創新就得改革,而且要能改善百姓生活!改革是良性變化,勇敢、重大的改革,猶如台灣健保和十二年國教的政策,錯誤的如中國文化大革命,而要改變,應向歷史人物借鏡,如鄧小平、蔣經國。
傅高義說,身為擁有豐富資源的哈佛教授,不僅對學生,還要對全世界負責,所以花了五十餘年研究亞洲國家的發展。「我覺得鄧小平最值得學習的就是能覺察國家的不足,願意到國外學習。」
星雲大師:先改變自我,再改革社會
星雲大師則廣用隱喻,從人間佛教談起,指出國家需要改革,釋迦牟尼佛就是一名改革者,佛陀反求諸己,先改變自我,再改革社會,所以該從改變中求發展,改變也讓人成長,人文世界論壇讓台灣今後能樹立目標作改變,未來可以走得更遠。
傅高義強調,鄧小平改變了中國,論壇的主題思考後用全球觀檢視,發現台灣在世界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中國崛起,兩岸的經貿交流也有所貢獻,若未來台灣人才能到大陸分享經驗,也許會更好。高希均另指出,台灣社會需要人文思維和宗教情操的洗禮,世界領袖的智慧與大師無我、捨得的思想,可以給台灣社會未來更多參考依據。
傅高義小檔案
哈佛大學榮譽教授傅高義(Ezra F. Vogel)前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及亞洲中心主任,是研究中國大陸的權威,精通中、日文,1979年出版暢銷書《日本第一》,轟動東西方。
他在公元2000年自哈佛退休後,花十年時間訪問全球政壇重要人士,包括前美國總統卡特、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前中國大陸國家主席江澤民、六四民運領袖王丹等,撰述《鄧小平改變中國》一書,描繪中國大陸近現代史,英文版於2011年出版後,即獲「吉爾伯圖書獎」(Lionel Gelber Prize),《經濟學人》曾讚此獎為全世界最重要的非文學類著作獎。
來自美國的傅高義另著有《廣東改革》、《躍升中的四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