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宇政台北報導】知名的網路防護軟體公司賽門鐵克昨天公布最新的「全球網路安全威脅研究報告」,賽門鐵克台灣區總經理丁瑞麟表示,家庭用戶面臨愈來愈嚴重的網路攻擊,包括身分竊取、詐騙及其他受金融利益驅使的網路犯罪,未來消費者應採取主動的安全防護,維護個人資料安全。
這份研究報告指出,家庭用戶是最主要的被攻擊目標,占總攻擊總量的百分之八十六,其次是金融服務業的百分之十四。賽門鐵克亞太區首席資訊安全顧問林育民表示,因技術及專業知識上的關係,家庭用戶通常是整個網路防護中最脆弱的環節,因此常被當成攻擊目標。
報告中也發現,有「惡意程式」朝向特定企業或組織(例如政府)而來,且有升高趨勢。他說,全球BOT網路比例前三名依序為中國大陸、美國和英國,而台灣在亞太地區受BOT傀儡程式感染僅次於中國大陸;而受阻斷式服務攻擊的國家中,台灣也名列前十,代表這兩者間有相當的關連。
另外,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業者受阻斷式服務攻擊排名為第一,第二則是政府機構。林育民表示,因為ISP業者有廣泛的網路範圍,導致受攻擊的目標增加;而政府是顯著的目標,自然難逃駭客的攻擊。
報告顯示,金錢利益仍是許多安全威脅背後的動機。例如,BOT傀儡程式不僅可以用來散布惡意程式碼,還可用來傳送垃圾郵件或網路釣魚訊息、下載廣告程式和間諜程式,進而攻擊組織,獲取機密資訊。
二○○六年上半年,賽門鐵克觀察到平均每天發生六千一百一十次阻斷式服務攻擊,而金融服務是被釣魚網站利用來詐騙最嚴重的產業。值得注意的是,駭客已開始採用新技術,例如惡意程式碼鎖定用戶端應用程式,包括網路瀏覽器、電子郵件用戶及其他桌上型應用程式。
丁瑞麟建議,應建立主動式的安全防護,可避免網路釣魚與身分竊取;在企業方面,建置終端安全(end-point security)則為關鍵,才能減少受攻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