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宮以斯帖台北報導】七十歲劉吳是,車禍削去左小腿內側整片肉,敷草藥八個月傷口未癒合,到新店慈濟醫院整型外科求診,用抗生素及相關療法都沒起色,最後用自體血液再生因子,傷口二十天後完全恢復。
劉阿嬤的主治醫師黃維超說,這項新療法,是評估患者的受傷面積後,先抽出約七十西西血液,以儀器離心萃取去除紅血球,留下富含高濃度血小板的血漿,經過活化程序,將血漿注射到傷口附近,讓傷口慢慢縮小。
長期研究血液再生因子的國立陽明大學牙醫研究所教授蘇正堯指出,由於血小板具有非常好的凝血能力,可運用在修復傷口上,又因是自己的血液,不必擔心排斥問題,這項新技術還可當成敷料,促進受傷部位的組織修復,讓患者不必補皮或截肢。
新療法近年來已被醫學界廣泛運用,例如久不癒合的傷口、關節炎、足部潰爛、燒燙傷患者的植皮組織再生、乾眼症、眼角膜潰爛、糖尿病患傷口潰爛不癒,骨科、牙科醫師也大量運用。
醫學美容也逐漸用「再生因子」幫助雷射術後微創傷口修復和誘導組織再生。國外研究指出,將血液再生因子與玻尿酸混合,注射至真皮層及皮下層,能提升皮膚緊緻度、撫平凹痕與皺紋。
黃維超提醒,患者已服用抗凝血藥物,需先停藥一周。這項療法目前健保沒有給付,患者需自費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