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阿美很多年了,她當義工、帶童軍團……,總是活力十足,笑臉迎人。有一天,一臉頹喪地向我說,在看過我寫了一篇追思父親的文章後,讓她憶起多年未見的母親。
從小,母親重女輕男,眼裡只有哥哥,對阿美為家庭的付出,全然視而不見。為分擔母親辛勞,阿美盡量不去在意被忽視的感受。三十年前,因看不慣哥哥,阿美頂撞母親幾句,結果被狠狠地甩了一巴掌,之後她再也沒踏進家門一步。
三十年來,她歷經婚姻巨變,含辛茹苦扶養兩個兒子長大,生活逐漸富裕後,心裡頭始終有個結—有家歸不得,有娘沒得喊,說明白了,就是放不下心裡頭的怨。
聽完阿美的人生故事,我勸她不要留有遺憾,如果沒解開,母親在生命盡頭肯定放不下,那時再來追悔也於事無補。那個年代的價值觀,也是時代造成的。父母再有錯,也無須責怪一輩子。
阿美聽後,鼓起勇氣打了一通電話和母親問好,電話另一頭的年邁母親沒有激昂情緒,卻有釋盡委屈的欣喜。「阿美,回來看看媽媽好嗎?」阿美淚崩,不久後踏進家門。
此刻,阿美才發現,原本只要開車四十分鐘就到的家,卻走了三十年,回與不回都在一念之間。
聽完阿美的故事,祈願天下子女都能及時補滿對父母的孝。
(杜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