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幸福,會連想到文明、財富、享受。但俗話說,金錢萬能,卻買不到幸福。樹海遍布,山巒圍繞。五彩繽紛經幡點綴山脊,人民簡單悠閒生活,這是舉世公認的「幸福國度」不丹的寫照。
然而,不丹總理廷里最近感嘆說,不丹以「國民幸福指數」測量經濟,取得國際發言權。現在人民已忘了這個國家給他人的啟示,反而讓突如其來的富裕充斥腦海,帶來愈來愈多欲望。
不丹於一九七四年才開放外國人入境,經濟成長帶來富裕,不少人離開鄉下、湧入城市,背離傳統價值觀。
不丹最近發布的國家幸福指數顯示,只有百分之四十一的民眾認為自已「快樂」。廷里說:「我們的經濟問題起源於對外開放,起因於成了全球化的一分子。」
不丹街頭有八分之一是進口車。廷里說:「我們出口潔淨能源的獲益,等同進口骯髒燃油的成本。」廷里說:「我們興建道路,把服務帶進村莊,村民卻從這些道路離去。有些人開始在城市周邊搭建棚屋,成了貧民窟。這是令人悲傷的事實。」
幸福的定義不同,有人追求富有,有人追求恬淡,但可確定的是,文明、財富、享受,絕對不等同幸福,不丹總理的感慨,值得省思。